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预留足够余量实现财务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08:18  理财周报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爽

  理财周报记者 陈光/文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海啸,经济衰退的影响从欧美一下子传导到了中国。难熬的2008年将要过去,未知的2009年还没来到。现在经济萧条,人们该如何对待保险,是节约开支将其从账目中大笔划掉,还是寻找更理智的决策?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爽向理财周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理财周报: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环境急转直下,保险公司将采取什么措施度过寒冬?

  李爽:保险公司的实力和信誉是重中之重。金融海啸袭来,大家都多多少少受到影响,经济不景气,整个行业盈利也肯定步履艰难。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有强大的实力,大股东发展很稳定,现金流也很稳健,偿付能力、负债水平都可以维持在一个正常甚至非常好的水平,那么公司就可以安然度过去,并且发展得更好。

  明年经济肯定会比今年差,影响到我们个人,就是收入减少以及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停止保险方面的投入,反而要更用心,更科学地考虑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让保险协助大家度过经济寒冬。

  理财周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从6000点下滑至1600点,这是否是经济形势变化的标志?保险公司在经营上将面临什么挑战呢?

  李爽:如今的世界早已是个紧密相连的世界,国际市场上出现的危机正在也必将继续深刻的影响中国市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2009年中国经济出现下行已无可避免。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它显示一个预期的量,股市跌下来,正说明了实体经济未来的变动。对于保险行业而言,金融危机也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实力强信誉好的公司能够保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而一些经营不规范或者实力不强的保险公司就要经受严峻考验,有的可能有破产的风险。

  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一些年初制定的发展政策现在看起来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很多年初销售的理财产品现在日子肯定很难过,比如说固定利率产品,那时候是牛市,保险公司设计产品的时候都把利率定得很高,现在经济预期不好,国家不断降息,这些产品收益得不到保证,反而会来侵蚀公司的盈利。有些保险公司为了短期内获得较大的保费收入,就在销售中采取不正当方式,隐瞒产品风险,夸大产品收益,等投保人明白过来投诉退保,信誉很受打击。

  理财周报: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消费者的保险配置要注意哪些方面,怎样购买呢?

  李爽:对于投保人而言,经济危机的到来,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对已有保险资产和未来收益的担忧。因而购买保险产品应该谨慎,选择稳定收益和保障水平高的险种。理财产品我建议少配置一些,而应该多配置一些保障型产品。保障型产品拥有投入小、放大效应好的特性,相对于投资收益下降的理财产品而言,具有非常大益处。

  如果收入减小,投保人就要防止雪上加霜的事发生,比如生病,比如失业,比如发生意外,因为一旦这些事情发生了,家庭的财务状况就可能急剧恶化,甚至破产。这种意外带来的损失不能依靠理财产品微薄的收益来弥补,而用放大效应高的保障型产品则相对合适。比如要实现10000元的保额,用意外险一年只要十几块钱就好了,如果用理财产品,起码9000元。这种经济压力上的差别就天差地别了。而且投资型产品要获得回报要经过较长的等待期的。

  进行合适的理财配置牛市的时候只是关系到收益高低,而熊市时则可能关系家庭财务状况。以还房贷为例,一个家庭必须准备好5-6个月还房贷的钱。做最坏的打算,万一失业了,就要留下足够的余量等待财务的重新平衡。

  危机时购买保险有个小窍门,就是同样金额的保单有不同的买法。危机时刻用合适的买法,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比如10万元的保险规划,你可以买一张10万元的,也可以买5张2万元的,在熊市的时候,后一种买法更科学。如果家庭财务紧张,需要退保,购买5张2万元的保单,就可以分步退保,退掉一张保单,还有剩下的部分提供保障,不至于出现只买一张10万元的,退掉就没保障的局面。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