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中保康联:在入世大潮中成长与蜕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14:16 中国保险报

  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和澳洲联邦银行共同投资组建,于2000年8月18日开业,在上海地区经营寿险产品业务。

  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前,尽管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有所发展,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还略显落后。入世后,中国保险市场逐步开放,各种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其中,外资公司是这个舞台上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虽然外资保险仍然受到一些政策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但还是给国内的保险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中保康联作为外资保险公司的一员,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入世和开放的大背景下,力求适应中国本土市场,同时发挥自身外资的优势,积极借鉴和交流,促进企业自身和中国保险市场的共同良性发展。

  在市场主体大幅增加,高度竞争环境中,中保康联十分注重战略性的长期可持续成长。

  寿险是一项特殊的长期事业。因此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对于公司的长治久安有着决定性作用。在“战略经营”、“稳健经营”的原则指导下,中保康联没有盲目地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将重心放在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上。入世以来,中保康联制定了一系列有计划的革新措施,并将每个大的革新计划分解成若干逐日执行的小调整,使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管控、业务流程不断完善,精算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建设、投资运作逐年优化,公司内部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平稳长足的进步,为将来的壮大积累蓄势。还值得一提的是,中保康联秉承“爱与关怀”的企业文化,将“爱与关怀”渗透到产品开发、业务行销、公司治理等各个领域,并在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制度治理向文化治理转变。

  入世几年,保险业的人才流动率逐渐高达20%以上,已属偏高,同时还伴随着保险业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面对略显浮躁无序的保险人才市场,中保康联一直坚持着“培养自己的人才—留住自己的人才”的人力资源战略。以自行培养人才为主,谨慎引进同业人才为辅。在长期的摸索和完善下,中保康联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人才制造模式。从新员工第一天报到的入职培训开始,到部门轮转学习、直至回到本岗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多位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师傅带一名徒弟的“伞状培养”机制,我们制造出最适合公司需求,适应公司岗位分工特点,认同企业文化理念的高素养人才队伍,增加了保险行业内有效人才的含量,也通过自身理性成熟的人才理念和操作,促进国内保险人才市场向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进展,减轻WTO初期快速发展阶段,国内保险人才市场所必然经历的的震荡。

  为了在百家争鸣的保险市场中提高公司品牌的

竞争力和辨识度,中保康联始终致力于产品创新、优化业务和特色服务。

  中保康联的产品体系比较完整,且每款产品特点鲜明。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推陈出新。例如2005年1月推出的终身医疗,是市场上少见的以主险形式出现的终身医疗险,弥补了供给空缺,并且价格经济,保障到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销售状况喜人。

  2005年之前,中保康联的业务主要来源于代理人销售渠道。为扩大业务来源,优化业务结构,分散风险,稳定收益,公司近2年来加大了同银行、

邮政、专业保险经纪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力度,使公司的销售渠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银行保险业务增长迅猛,新业务增量超过1.69亿元,增长率达4568%。

  中保康联的客户服务也别具特色。除了坚持精细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外,公司还免费为客户提供许多高品质的附加服务项目,实现了自开业来“零诉讼”,连续几年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成绩,并于2005年上海优秀保险服务评选活动中荣获“上海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中保康联十分注重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行业的形象和信誉,不但严格规范公司行为,同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参与保险行业形象的优塑。公司同数家媒体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并努力宣传保险知识和理念,介绍保险创新形式,努力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正确乐观的保险消费观。

  入世五年来,新观念、新做法不断涌现,保险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经历了一定的起落。这是对市场的教育和培养,也是对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洗礼。中保康联也是不断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更是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值此之时,值此之地,中保康联有幸见证了外资保险在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展现了自身在入世大潮中的成长与蜕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