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审议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可追究刑事责任,拟增加条款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记者了解到,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个人信息遭泄现象。
25日,一名读者拨打本报热线8308110反映,她的车11月份保险就到期了,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许多保险公司电话向她推销保险。这让她很反感,同时也很纳闷,怎么这么多保险公司知道她的车辆信息。
徐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11月份花11万买了一辆自动档的轿车,加上保险等一些费用,上路时一共花了接近13万元。眼看着一年的保险即将到期,她准备挑选一家保险公司给车辆续保。但是还不等她联系保险公司,多家保险公司就给开始给她来电推销保险了。
据徐女士介绍,她接到的第一个推销电话是在10月9日,一个北京的号码,说是阳光保险的,来电推销保险。之后北京的、上海的,还有其他一些推销保险的电话不断,每天都能接到好多电话。她数了一下,有5家保险公司,其中一个公司的推销电话达20个。“有时候一天能接10几个电话。”
每天接到众多推销保险的电话让徐女士很苦恼,为了不再被打扰,她谎称已经确定了购买谁家的保险,这让一些推销电话少了,但是还有的公司不死心,以低价格推销。“一家保险公司说,全保只需要三千元即可,比其他公司能便宜两千多元。”
“我只在一家保险公司投的保险,为何有这么多家保险公司来推销保险呢?”徐女士说,她的个人信息肯定是被泄露了,4S店有她的信息,车管所有,投保的保险公司也有,这让她不知道信息是从哪个环节泄露的。
业内揭秘1刚买的新房,装修公司咋就知道了?
楼盘销售员跳槽时拷走信息
本报10月26日讯(记者 张永斌) 有市民刚买了房子,钥匙还没拿到手,很多装修公司就能通过电话、短信找上门来,他们的消息为啥这么灵通?
10月25日,曾在日照市多家房屋中介公司工作过的秦先生说,很多开盘后即将交付的楼盘售楼处经常会有装修公司找上门来出价购买业主信息,但售楼处并不会倒卖信息,楼盘越大,其所属公司更会注意这一点。
但有些公司里的部分销售人员,特别是经常在各个楼盘之间跳槽的人员会在上班时,尤其是值夜班时将客户资料用U盘复制走。有的楼盘几百户户主的资料,甚至日照市部分大型楼盘的多达2000余份资料就这样被拷走了。
而装修公司或者相关行业的公司则会根据楼盘所处地段,楼盘所含业主资料与拿到业主信息的销售人员“谈判”。据秦先生介绍,现在的“行情”是一个业主的信息3元左右。有一次,一位刚上了几天班还没发工资的临时销售员将所在楼盘客户信息1000元打包出售。
由于很多售楼公司都是售楼时才临时招销售人员,而这些人也是随着楼盘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保护业主的隐私并不能很好的监管。
业内揭秘2
没想买商铺,咋频频被骚扰?
楼盘销售员分号段“排班”拨打
本报10月26日讯(记者 彭彦伟) 市民王女士打本报热线电话8308110反映,自己近期频繁接到日照一楼盘推销人员的电话,怀疑自己的信息被泄露。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楼盘近期的确在推销房子,电话号码则是他们按照号段一个一个打。
|
“我最近几天接了三个推销电话了。”市民王女士说,她今年已经35岁,根本没有打算买商品房做生意,但不知为什么老是有人给她打电话。问他们电话号码是从哪来的他们也不说,只是推荐房子。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楼盘销售人员介绍,电话号码是随机拨打的,通常他们会把号码分成几个号段,每三四个人负责一个号段,一个号码一个号码拨打, 所以有的市民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没有购房念头也会接到推销电话。“通常每个人每天能拨打一二百个,最多的能打四百多个。”该工作人员称。
据介绍,有时号段安排不周,所以给同一个人多次打电话的情况也会出现,“我遇到最多的一个是给打过8次电话。”工作人员说,“我们也知道这样不是很好,但也没办法,都是为了工作。”
据了解,为防止打错电话,他们内部还有一份内部电话号码表,禁止拨打政府部门领导人电话。
律师:目前只能道德谴责
日照舜铭律师事务所张连民律师介绍,如果能肯定电话号码是从其它单位买来的,这就涉及泄露个人隐私,可以追究法律责任。但是现在很多商家直接从网上搜电话或者随机拨打,“这样的话法律上很难判决,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来对这一块,最多只能是道德谴责。”张连民说。
张连民介绍,如果的确是推销保险或者是楼房的,也没法从法律角度给予处罚,“如果是一些不良电话或者是欺诈之类的也可以追究法律责任,但是这个都不在此范围之内。”张连民说。记者 彭彦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