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不仅让股票和商品资产缩水,很多境外保单也出现缩水,当初承诺的保额高、保单息率高、现金分红高等等高回报骤然烟消云散,致使购买者忧心忡忡。如今“地下保单”客户的投诉包括跨境理赔纠纷、无效保单退费受阻等,大多投保者无法退回保费,或者保费严重缩水,令投保者叫苦不迭。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底,浙江保监局联合相关部门,对温州地区的地下保单进行了一次摸底。发现温州每年缴纳的地下保单保费至少在3000万美元。
目前浙江保监局已经开展调研工作,联合公安、外汇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非法销售“地下保单”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靠高回报吸引内地投保人
什么是“地下保单”?按照保监会的界定:非法境外保单俗称“地下保单”,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境外(主要是港澳)保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在内地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
“地下保单”所涉及的产品有寿险和非寿险,但主要是寿险。其实境外保险公司违规向内地销售“地下保单”,10多年前就出现在广东、福建等地。
2003年内地与港澳CEPA协议签订以来,“地下保单”有从广东、福建向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渗透蔓延之势。据业内人士估算,在香港每年近400亿港元的保险费收入中,约有1/3来自内地,澳门也有1/5以上的同期保费收入来自内地。
境外保险机构提供的保单大多带有储蓄性质,而一些境外地区当地货币一年期储蓄利率高达3%至4%,相比国内人民币目前2.25%的年利率,存在明显的利差,让内地客户更看好“地下保单”。另外,境外一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佣金比例比较高,使业务员愿意拿出部分佣金收益,对投保人提供更周全的服务。
购买境外保单有六大风险
境外保单往往用高回报、高保障、优质服务等允诺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对于内地居民来说购买境外保单存在很多不可控的风险。综合分析,主要有六大风险:
一是保单无效的风险。根据香港、澳门保险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港澳地区保险公司向非港、澳居民签发的保单,应当由其本人到香港、澳门当地办理投保手续,否则可能影响保单的法律效力。而根据我国法律,如果没有特别的约定,境外保单的争议很可能无法适用内地的法律,也就无法受到内地法律的保护。因此,内地居民在内地签署投保单,发生保险事故后索赔时,境外保险公司有可能会以投保人未到当地办理投保手续为理由否认保险合同的效力。
二是回报达不到预期的风险。部分境外保险公司的长期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比境内保险公司高,但所支付的佣金、收取的管理费用,一般也比境内保险公司高。保险公司现在新发售的寿险保单,绝大多数是分红、投资连结和万能等新型产品,投保人最终得到的实际回报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不确定的。
三是受骗上当的风险。内地投保人缴纳保费后,很难鉴别所收到的保单和保费收据的真伪,这对内地投保人来说有相当大的风险。2003年北京就查处过假冒推销境外保单进行诈骗的案例,这起案子涉及北京等16个省市,涉案金额巨大。即使是真正推销境外保险的代理人,由于他们在内地没有受到监管,在境外也是地下操作,不仅资质难以保证,还可能会误导、欺骗投保人,借故多收保费,侵吞和克扣赔款,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障。
四是索赔、诉讼的风险。销售地下保单的境外保险公司在内地均没有设立合法的营业机构,投保人缴纳续期保费、办理保全手续、申请保险赔款等,一般是通过电话与原来的推销人员联系,很难保证及时、有效的服务。如果原来的推销人员已脱离该保险公司,就有可能联系不上。境内被保险人往往不清楚境外保险公司的索赔手续,境内的证明材料可能会被境外保险公司认为无效。
索赔难,诉讼更难。如果内地居民就境外保单的法律效力、赔款金额等与境外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就要适用港澳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如果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诉讼地在境外,诉讼费用极大,律师费、出庭费很高,加上语言文字的差异,判决结果往往不利于内地投保人。
五是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区对保险公司监管比较松散,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国内投保人对境外保险公司的信息掌握不多、反应迟缓,万一发生重大风险,难以做出快速反应而使利益受损。
六是汇率风险。境外保单均以外汇标价,如果汇率发生变动,投保人将面临汇率变动风险。
四招识别“地下保单”
首先,要仔细鉴别推销员的工作证和资格证。“地下保单”的保险推销员大都没有我国保险从业人员专用的工作证和资格证。
其次,要看保费交纳方式。“地下保单”是现金投保,而不是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通过银行转账交纳保费。
第三,要看推销的保险出自何处保险公司。专家说,“地下保单”的推销员也有可能是内地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但销售的如果是境外保险公司的保单,而且这家境外保险公司在内地无合法营业机构,这时就要警惕它是“地下保单”。
最后,要仔细辨别保险合同的格式、文字和内容。“地下保单”的保险合同格式大都采用境外保险合同格式,文字一般由外文翻译而成,有的甚至直接用外文写成,从而使消费者真假难辨。(明亚保险经纪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