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下保单陷阱:误导购买卷走保费理赔波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2:10 每日经济新闻 | |||||||||
三大陷阱:误导购买、卷走保费、理赔波折 秦晓华 每日经济新闻 7月1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从事房地产生意的林宏明(化名)终于拿到了香港某保险公司给他的退保金支票。“我一天拿不到支票,一天不敢把详情向媒体公开。万一香港那家保
这张退保金支票的金额为55万港元(约合58万元人民币),但他先后总共投入的却是11万美元(约合93万元人民币)的保费。对他来说,9年前购买的这份“地下保单”,无疑是一笔既麻烦又赔本的“买卖”。 林宏明是深圳开发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地产生意让他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上了宝马轿车。1996年,林宏明通过自己的好朋友、做钢材生意的林老板认识了来自香港的保险代理人张某。 在她的游说之下,林鸿鸣决定买张老板一个人情,在深圳签署了一份保额为25万美元的人寿保险,年缴保费约1.4万美元,合同约定8年缴清,从55周岁时开始返还。 林宏明当时并不知道保险是何物,以为只须缴费一年即可,“权当是请张老板喝茶了”。随后他才发现,这份保单不但要每年缴费,还令他遭遇不少麻烦。 “2001年,保险公司突然通知我,代理人张某已经‘消失’了,最近两年代收的保费也没有交给公司,因此我的这份保单将失效。圈子里通过张某买了保险的不少投保人也都收到了这样的通知,被她卷走的保费一共价值400多万元人民币。”林宏明说。 这些深圳的投保人愤而联合起来同该香港保险公司交涉,甚至不惜打官司。为此,保险公司不得不派员去深圳协调。 林宏明说:“这家公司考虑到社会影响,最后承认我们的保单继续有效,并且指派了另一名香港保险代理人潘某和我继续联系。” 此后的几年,林宏明一直通过潘某继续向保险公司缴保费。到了去年,他缴完了第八期保费,按照条款约定,缴费期已满。然而,林宏明没有想到,“去年10月,潘某告诉我,她已经跳槽到香港另一家保险公司,问我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保单也转过去,不用多缴费,但可以将保险金额从25万美元提高到40万美元。” 直觉告诉林宏明,如果听从潘某的建议,自己可能还将蒙受损失,于是拒绝了她的建议。 林宏明说:“去年11月,潘某感到已经劝不动我了,便说‘看在大家相熟的情面上,我提醒你,你的这份保险还要再缴一年合同才能期满,因此2005年你还要再缴1.4万美元才能让保单继续有效。’” 反复的变动终于令林宏明无法忍受。“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还会怎样,钱还能不能拿回来。而且这份保险既没有医疗保障也没有疾病保障,只有在我死掉以后才能拿回钱,我根本不需要它。既然还要我再缴10多万元人民币,我索性退保,吃点亏也认了。” 今年6月,林宏明通过潘某办理了退保手续,可以退回55万港元。 领取退保金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7月上旬,林宏明收到了保险公司开出的支票后意外地发现,对方把领取人的姓氏搞错了。他不得不连夜赶去香港,办理了变更手续。焦急等待了近一个星期以后,支票终于收到。 “我以后不会再相信保险公司了。这笔钱即便放着,也不会用来买保险。”由于深受“地下保单”之苦,保险业的形象已经在林宏明面前变得黯淡。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林宏明的投保和退保经历恰恰是“地下保单”客户中经常遇到的典型经历:购买之初即有一定的误导成分,还时常发生卷走保费的行为,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代理人欺诈),“地下保单”的理赔往往有不少波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