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上海有的保险公司在寿险销售方面的误导呈上升势头。记者根据上海市消保委相关案件统计情况,结合《保险周刊》接到的读者来信、来电反映,请寿险营销专家对一些寿险营销员误导行为进行剖析,为市民防范误导支招。
来电应验明正身
有市民反映,晚上6点至7点,往往会连续接到保险公司所谓客服回访电话,而自己从未在这家公司购买过任何保险产品。据悉,这些电话并非保险公司真正的客服电话,而是营销员盗用客服电话的名义,以种种理由说服客户同意营销员上门销售;而市民个人信息均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所得,大量电话已给市民正常生活形成骚扰。
专家支招: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建立规范的客服体系,以统一的电话号码呼入呼出,且客服人员都配备工号。市民今后再接到类似客服电话,应先通过来电显示功能观察是否为保险公司统一热线,若仍不能确定该电话是否来自保险公司,可向来电人询问工号再向保险公司核实。对于有些误导、不友好和辱骂的话语,如有条件还可以采用录音电话或用其他方式录音,作为投诉和诉诸法律的证据。
上门应了解产品
上门拜访是寿险营销员重要的展业方式,但个别营销员的不诚信销售行为,严重影响了市民对保险的信任。有些营销员登门后,会假借为消费者制定保障计划的名义,推销公司主打的万能险、投连险产品。
相对于其他保障型产品,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保费高、佣金高,通常每份6000元的产品,首年佣金逾三分之一。投资型寿险产品外表被高收益所包围,极易迷惑不明其中原理市民,其实正因为具有投资功能,这类产品的定价比纯保障型寿险产品要高很多。
专家支招:通常营销员在上门前都会预约时间,应查看他们的展业资格证书。消费者若真有相关保障需求,应事先了解自身需求点,避免被营销员左右决定。此外,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资金确定缴费比例,切不可为追求高收益盲目投入过多资金,以避免面临续缴保费无以为继的风险。
说明会签名谨慎
说明会是近年来寿险公司最有效的集体展业模式,营销员通过往市民信箱塞邀请函,利用部分市民贪图赠品的心理进行销售。据一些去过说明会的市民反映,参加回来后没几天保险公司就送来了保单,自己连什么时候签字的也记不清楚。
其实,有些营销员为达成业绩,不择手段。一些说明会要求市民携带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并要求在相关材料上签名;事后营销员又利用这些材料编制投保材料,对签名进行描红、复制,市民面对极其相似的签名也无从辩驳。
专家支招:市场参加正规的说明会了解金融、保险知识并无不可,但要注意加强自我保护,不可随意提供投保寿险必须的身份证、银行卡、签名。监管部门规定,不得以营销服务部或者营销员名义召开说明会,因此市民参加说明会前还应该打电话到保险公司确认是否真有其事。当组织者要求签名时,参加者最好不要当场签名,而是婉言说明要带回家仔细阅读考虑后再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