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养老产业能否淘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9日 10:56  央视网

  未来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有更多的人做出像张奶奶一样的选择,那么我们的社会为此做好了准备了吗?除了要发展出更多更好的养老机构,针对老年人的银发产业,如今我们发展到了哪一步?未来的产业空间又在哪里呢?我们怎样才能不把老年人当包袱,而是从中发现一些商机,拿出更给力的政策来启动这块市场,怎样做才能双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老年人是包袱还是商机?中国养老产业链究竟能有多长?这块巨大的市场为何不容易撬动?启动养老市场还需要哪些政策配合?

  张奶奶今年78岁,跳了一辈子的舞蹈。

  张超:1958年,我23岁,他28岁的时候(照的),他是演话剧,我是歌舞团。

  现在老两口住在香山脚下的这家爱慕家养老院。两位老人入住的是这家养老院里最好的一个套间。价格每月是7000多块钱,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正好够用。

  张超:这俩房间一共是70平方米,这个是一个客厅,里边是一个卧室,之前呢(这里的费用)孩子就要给我们俩拿,我们俩说不用你们拿,我们拿一半,你们孝心拿一半。

  张奶奶入住的这家养老院是2009年开始营业的,拥有120多间房屋,价格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养老院背靠香山,环境清幽,老人们在养老院里编舞、锻炼、交友,日子过得很是自在。老人们住的舒心,养老院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的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接近1/3,占世界老年人口的约1/4。随着入住养老院需求的增长,养老院的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养老院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方面。养老产业可包含老年地产、老年服务、老年医疗、老年文化、老年用品等方方面面。201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经超过1万亿元,预计2050年前后将达到年均5万亿元。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催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从2010年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的3比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银发经济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张车伟: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没有完全的发育起来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养老产业,从前景上来看应该是非常大,因为我们国家老龄化的速度很快,老年人也越来越多。现在60岁以上的人已经1.78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将近1个亿,从人口上来讲,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从消费能力上来讲,中国的养老产业还没有破题,如果说有些进步的话,那也刚看到一些曙光,离养老产业的发展还有相当的距离。包括张奶奶的生活,现在也可能只是极少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有一部分老年人有能力,但张奶奶的生活还不是一个常态。

  现在老年人的产业,实际上我们的产业链很多的环节都跟老年人的有关系,我们制造了老年人需求的特殊产品,比如说轮椅,老年人的服装,特殊的一些需求也很多,属于第二产业的,比方制造业的这种产品。第三产业就更多了,比如养老机构的建设,整个就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这个新兴的产业现在没有完全的发育起来,现在再加上老年人的旅游,老年人一些特殊的文化方面的需求就更多了,要再往高端的去,我觉得是非常广阔的,因为这个空间,或者说这个产业链是非常长的,也是非常广阔的,前景非常好。

  张鸿:绝大多数的民营养老机构经营非常困难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估计张奶奶住的这个养老院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有几个能掏出三千到八千块钱一个月在那住着?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中国养老有链没产业,就是需求都有,市场都有,但是产业跟不上。我们说产业链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的有机组合,就是说产品、服务等等这些有机的组合,但是现在其实选择的余地并不大,而且绝大多数的民营的养老机构,经营起来非常困难,好多都不盈利。所以这就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产业链。

  其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老年产品,只不过没太在意。比如手机,我就给我妈买过一款老年人专用的手机,键盘比较大,她用起来非常方便。还有老年人的豆奶粉、奶粉、低脂的食品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老年专用的产品,但它相对来说,可能没有那么丰富,没有进入到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国外,马桶都有专门老人用的,老年人用的产品,它需要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我们整个的环节都没有,其实没有丰富起来。

  下楼梯是不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之一。在今年的5月17号到19号,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一款国产的楼梯升降座椅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来试坐。6层以下的建筑,只要有楼梯,就能在楼梯上搭建升降轨道。安装在轨道上的座椅,最大承重达300公斤以上,以每分钟6.8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和下降。

  李云彩(参展商):像上海这样有很多老公(旧)房,北京也会有的(老旧房),可以利用这个楼梯升降椅,装带他们(老年人)平时走道上就可以了。

  对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出行的范围可能并不大。这款小型电动车,充电9个小时,可连续行驶60公里。它的最快车速是每小时12公里,能满足老年人去超市、菜场、老年活动中心甚至是短途出游的需求。车上还装有按一键刹车按钮,遇到紧急的情况只需要轻轻一按,就能很快停下来。

  丁菊明(观展老人):感觉很舒服,也美观大方,它(电动车)一进一退相当灵活。

  在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而打造的老年之家。这个家是天津一家养老服务公司,针对61岁的陈军老人晚年生活所量身打造的“样板间”。

  陈军(上海老人):这个就是我的居室了,我们先看一看他们给我设计的立柜,这个立柜我现在拿起来比较方便,将来我老了以后,大概有点困难,就设计一个拉杆,这样可以拉下来,拉下来我就把衣服都换好,吊好以后我再送上去,这个就比较方便。

  像这样的老年之家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建设属于他们的温暖的家。

  陈军:我觉得老人还是在自己家里舒服,家里这些东西让你没有障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这样的话,就比较放心自己。

  随着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需求也将呈现跳跃式的增长。巨大的“银发经济”商机正在显现。

  张车伟:有关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都不完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现在要进养老产业的门,还是有一些困难和障碍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前景虽然很广阔,但是要进来赚钱不容易,而且要提供专业的服务,要有针对老年人专业服务。现在这些服务都是比较简单的,是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这样一些服务,所以你不能说真正进门了。我觉得进门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专业上要提供针对老年人专业需求的服务,这是一个门槛,同时在我们准入的政策方面,现在我们国家也没有准备好,现在很多有关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都不完善,比方说托管问题。还有比如我要盖一个养老院,那么在经营上和其他的第三产业的服务有没有区别?有没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如果我们都知道进入这个产业,它的利润是很薄的,是和其他产业一样的对待,那么有很多人进不来,所以在这些方面,实际上都是有很多门槛的,面临的障碍还比较大。

  张鸿:现在老的这些人大多都是未富先老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说这个市场潜力很大,但是这些人没钱,这个潜力一方面就得让那些人有点钱才行,但是恰恰现在老的这些人是未富先老,所以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消费的能力和意愿。即使他有一点钱,比如说我妈,她是有退休金的,但她还想着怎么能把这钱攒下来以后给我,她不舍得花,观念也是一个制约。

  日本是进入老龄化比较早的,但是它是在进入老龄化的时候,国民已经富了,所以日本现在的老年人消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消费总量是超过60岁以下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所以当我们说什么人钱好挣的时候,儿童的钱好挣,父母的钱好挣,这都是巨大的群体,老年人的群体很大,但是钱不好挣。

  张车伟:各地的养老院的建设过度依赖政府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里面确实有我们现在应该深思的一些问题,可能除了要有政府的参与之外,因为我们国家的问题也在于这个,过去可能依赖政府比较多。从养老市场的发展来讲,实际上各地的养老院的建设,甚至养老服务的提供,还是有点过度依赖政府,我们对市场的应用还不够,就是比方说,我们民营企业、民营资金的参与还不够。那么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以后,怎么保证他能够有盈利?这就需要从国家的规划上来讲,从政策的制定上来讲,要形成一套有效地制度,有一些制度的安排。比如在税收上能不能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是老年人急需的,然后又特别适合现在老年人的需求,那么有没有一些政策方面的优惠?这很关键。另外一方面,我们有关老年人服务的一些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是不足的。

  张鸿: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擦亮双眼 谨慎地产商的进入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看国外的经验,基本上是两个:一个是政府做你该做的,还有一个是放手让市场来做他们能做的。政府该做的什么,是规划政策的制定,当然这些政策的制定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落实的。提供基本的就是不能盈利的那些服务,比如瑞典,在它的每个社区里都有政府基本的服务,比如老人家要换灯泡、换窗帘等等,这种就可能不用政府花钱,有义工、志愿者把这些工作给完成了。市场上就应该放开让市场上去做,然后市场会有种种创新,政府只需要在政策上鼓励他创新,比如在税费上的减免上,包括土地的减免上等等,

  现在我们特别担心的是地产商做养老产业,是意在沛公,当然养老产业,地产商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他其实更多的看中的是地的增值。当然,我们希望包括地产商在内,愿意踏下心来做这个可能是微利的,甚至不挣钱的产业。但是我们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擦亮双眼,要让那些真正愿意做这个产业的人进来,然后扶持他。

  刘云龙:要鼓励长期资金积极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作为国家来讲,第一是要对养老产业,制定一个专业的标准来加以规范;第二应该给予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激励;第三要允许和动员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第四应该要鼓励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包括专业人员、技术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进来,应该要鼓励以保险资金、养老金为代表的这种长期资金,积极的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

  何文炯:希望政府能给予养老服务设施政策上的支持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还有一类是属于居家养老的,第一种是政府直接支持下,社区办的养老服务设施,比方说老年人的食堂,老年人的活动室,还有一类企业来提供的这种服务,这一部分现在发育还很不够,尽管有市场,但是政府给它们支持不够,对这样的服务业希望能够给予税收的优惠,给予政策支持,甚至有一定的补贴。

  张鸿:要有能真正落实的扶持政策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现在我们要梳理一下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里到底有什么政策需要?比如说可以扶持的一些政策。因为现在很多的朋友都曾经问到,到底我要做养老产业,能享受到什么样的政策优惠?我们发现很多的政策优惠都是原则性的,有一些政策的优惠是跨部门的,就是那个部门同意的,这个部门却不接受。如果能够有一个小册子这样的东西,告诉准备进入到这个产业的人说,你进来,土地的减免是什么样的?税收的减免是什么样的?如果是非盈利性的,将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政府购买的幅度大概是多少?水电的优惠政策到底是什么?要可以真正的落实到优惠,我们现在最急需做的,就是让它真真正正的能落实下来。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驻华大使:希望拔旗事件尽快平息
  • 体育彭帅低迷首轮出局 创3年大满贯最差战绩
  • 娱乐刘嘉玲揭梁朝伟闷蛋生活谈与陈冠希合影
  • 财经哈市塌桥承建方:钢筋没绑是工艺需要
  • 科技百度反制360:双方趁夜上演攻防战
  • 博客文革丑恶血腥一幕 好声音16强外泄元凶
  • 读书林立果奉林彪命发动政变 权贵荒唐夜生活
  • 教育孝感一中“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
  • 育儿代孕:怀女孩就堕胎 小学入学逼哭校长
  • 健康滥用止痛药能致死 你被癌症盯上了吗
  • 女性贝克汉姆1年吸金千万英镑
  • 尚品惨遭禁止的时装广告 揭秘白酒勾兑潜规则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龙年纪念币一币难求 嘉德保利进军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