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险企大派红包揽客 慷慨背后各有隐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8日 11:49  信息时报

  每年6、7月都是险企集中公布分红计划的时间段,在今年主攻分红险的背景下,险企分红则显得十分慷慨和诱人。除年度红利外,泰康人寿、太保寿险日前纷纷宣布向分红险保单持有人发放特别红利。有业内人士分析,派发特别红利有利于提高产品收益,增加产品吸引力,险企高调派发特别红利有利于企业转型上市,或在市场急剧下滑情况下收复失地的考虑,而在保险资金运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过早启用分红准备金来大派红包,则会引起对未来分红持续性的担忧。

  泰康和太保寿险派特别红利

  太平洋寿险近日宣布,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将发放红利51.5亿元,其中,正常年度红利约42.9亿元,特别红利约8.6亿元。

  据了解,太保寿险此次特别红利派发主要是针对鸿利年年、鸿福人生、鸿运人生、金玉人生、状元红等15款分红保险产品,凡在2010年6月29日前购买这15款产品的客户,并且保单在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保单生效对应日仍然有效,均可获得特别红利。

  此前,泰康人寿也宣布,从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将对800多万购买分红险的客户派发超过36亿元特别红利,是泰康人寿历年累计分红的30%。据了解,早在2008年,就有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曾派发特别红利,总额超过40亿元。

  大派红包背后另有“隐情”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险企分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回报客户的因素,同时可增加产品吸引力,有利于维持已有客户资源,并拓展新的客户资源。

  “泰康、太平洋人寿等有派发特别红利的惯性,今年泰康处于转型上市的关键时期,而太平洋人寿则由于近两年大规模结构调整,付出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的代价,需要依靠派发特别红利来实现恢复性增长。”上述人士指出。

  以太保寿险为例,今年以来连续数月失去市场排名第三的排位,被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赶超,其在战略上有明显收复失地的考虑。而对于泰康来说,早在2007年,资本市场大牛市背景下,泰康掌门人陈东升就曾在公开场合表达上市夙愿,而近期安盛收购泰康12%股权,高盛作为投行及财务投资者介入,泰康上市进程或加快。

  高分红能否持续引发担忧

  与万能险和投连险定期公布收益水平不同,分红险分红水平每年公布一次,保险公司将盈利的七成用于向客户分红,盈利水平较高时可多储备一部分分红准备金,用于应对未来分红波动,“分红险的期限动辄几十年,而从分红险推出到现在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过早动用分红准备金,将来应对分红波动的空间就会减少。”上述保险业内人士称。

  据了解,保险公司盈利主要来自死差、费差和利差,死差、费差相差不大,而利差方面,超八成保险资金用于偏保守投资,收益差别不大,投资收益的差距主要来自基金、股票市场的投资。在投资环境欠佳的情况下,保险资金投资压力不容忽视,这将影响分红准备金的储备。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有关人士称,中国人寿很少采用派发特别红利的方式,不会因为市场一时变化刻意去做,而是力求保持分红的稳定性。

  而对于一些分红险规模不大的保险公司,由于客户基数有限,险企更容易承受高分红水平,但随着今年险企纷纷角逐分红险市场,高分红能力未来能否持续则引发担忧。据数据显示,早在去年中期,泰康分红险占比尚维持在60%的水平,但截至今年4月底,所占比例已达70%,太平洋人寿、平安分红险规模占寿险业务的比例已超过七成,国寿(601628,股吧)分红险占比达80%以上,而合众、新华等公司在寿险产品结构中,分红险所占比例已高达90%。

  【来源:信息时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