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石家庄养老情况调查:100多万老人如何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6日 11:05  河北日报

  编者按

  118.2万老人,占石家庄总人口的12.6%。

  按照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即是老龄社会的国际惯例,像全省情况一样,石家庄早已步入老龄社会。

  面对快速袭来的“银色浪潮”,作为领全省“风气之先”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如何做好“银色事业”,无疑会对全省的养老工作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因此,本报记者对石家庄的养老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能为全省的老龄事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我应该如何养老?”

  这恐怕是即将步入老龄门槛和已经迈入该门槛的老人都要提出的疑问。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并不困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 这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养老方略。

  但在现实中,选择起来却可能相当让人为难:去养老机构?难觅理想之所;居家养老?难以满足各种养老需求。

  这也是省会118万老人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选择。

  90%以上老人希望居家养老,不到10%有入住养老机构愿望。养老需求按降序排列为:养、医、乐、被关爱、被认知

  近来,家住省会桥西区铁苑社区的郭承忠老人有了个“新爱好”:请人吃饭。老人请客很有特点:提前半小时入席,点好菜、付好账专等客人,而且开宴时老人不是以吃为主,而是以说为主。

  该社区居委会主任郑继延有幸成为老人的座上客。她告诉记者,老人独居,经济条件和身体都不错,找不到理想的老年公寓,也不想去。愿意居家养老,但社区的“为老服务站”刚刚起步,难以充分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老人请客主要是“找个乐儿”,有时也在社区当志愿者。

  郭承忠老人的情况颇具代表性。去年底,桥西区曾对1965名老人进行了养老意向调查。调查显示,90.59%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有入住养老机构愿望的老人只有8.04%。而石家庄的调查则充分印证了这一结论:95%以上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只有3.04%的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愿望。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入住老年公寓的是需要护理的老人。在省会桥西区瑞祥老年公寓,记者发现,该公寓入住的176位老人中,大部分是半护或全护的老人。很少的能自理老人都是“空巢老人”,而且年龄偏大,大都在80岁以上。

  当然,随着观念的改变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以及老年公寓的不断优化,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健康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

  除去养老方式的选择,还有老人的养老需求。省会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永奇认为,如果按降序排列,老人的养老需求应是:养、医、乐、被关爱、被认知。今年8月,李永奇根据长期实践撰写的《老人的心理需求与对策》论文,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的第二届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这个奖项证实他的观点颇具权威性。“像铁苑社区的郭承忠老人就处于希望得到精神慰藉和尊重的被关爱、被认知阶段。”李永奇笑着说。

  上档次的“享受型”养老院少。刚刚起步、靠爱心和志愿者支撑的“为老服务站”难以充分满足居家养老需要

  “我们150张床位全部住满,还有180多位老人预约入住。而预约入住的基本都是能自理的健康老人。”省会“品牌”老年公寓——— 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永奇对此颇为自豪。

  李永奇的自豪有充足的理由。在该老年公寓,记者看到,安装了安全扶手的房间及公共区域宽敞干净;优美的“空中花园”赏心悦目……单是该公寓新安装的、可以调节温度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及防滑减震的塑胶地面,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是领先的。

  “该老年公寓‘一床难求’的情况,并不是说养老机构供不应求,恰恰说明老年公寓以‘疗伤型’居多,上档次、‘享受型’的稀缺,很难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日益呈上升趋势的需求。”长期关注养老事业的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焦学恩说。

  不仅高档次的养老机构少,而且床位数缺口也较大。按照民政部每千人17张床位计算,全石家庄市应有床位20094张,而实际全市仅有老年公寓 61家,床位5559张,且普遍存在位置偏、规模小、设施差、床位少、档次低、管理落后等问题。据了解,省会150张床位以上的老年公寓只有3家,300 张床位以上的只有一家。

  令人欣慰的是,省会将在汊河建设市级示范性老年公寓,该公寓除具有养老功能外,还兼有医疗康复功能、文化娱乐功能;另外,具有专业特色的老年公寓也正在兴起。例如,石家庄焦化厂医院部分改建成了仁爱老人院,正在走一条“养医结合”之路。

  对于为推进居家养老而在社区建设的为老服务站,省会也倾注了很大心血。今年,省会将建成60个为老服务站,目前已建成40个。为给为老服务站配备办公设施,市政府已拨款60万元,近期,市政府还购买了27个公益岗位,专职在为老服务站工作。

  尽管如此,由于缺钱少人,大部分为老服务站还是靠爱心和志愿者推进。像搞得比较好的裕华区尖岭小区,600多名志愿者是为老服务站的主要力量。而另外一些为老服务站,则以解决老年人的突出问题为主,例如,东三教社区为老服务站主要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休门东街社区为老服务站,则主要开展了老年人取暖、子女赡养等老人维权服务……

  对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小。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导致服务不全不细

  “办养老机构一要有闲钱,二要有爱心。”这句话虽略带调侃,但基本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那就是:办养老机构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微利甚至赔钱。记者调查发现,凡是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有微利;凡是民办、个人出资租房的养老机构大部分赔钱。

  “这么多年经营养老院,我酸甜苦辣都尝过!”从2001年就办养老机构的桥西区瑞祥老年公寓负责人郭永强说。他所说的“甜”就是不用掏房租,房子是东里街道办事处的,也正因此,他每年有几万元的微利。而他在桥东自己租房办的一个有66张床位的养老分院,每月就要赔一两千元。同样有微利的长安社区老年公寓,也是因为房子是区政府的,不用掏租金。

  据了解,省会养老机构以民营居多,也就是赚不了钱的居多,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养老机构设施及服务普遍落后的局面。而养老机构所面临的这种困局,当然有其经营的问题,也有老人可承受的价格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政府扶持力度小。

  石家庄市民政局曾对青岛、苏州等城市的养老机构建设扶持情况进行过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了在扶持力度上的不小差距:省会对新建老年公寓每个床位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入住的老人每月给予10元的床位补贴。在青岛,一次性资助的数额为5000元至12000元,床位补贴为100元;在苏州,一次性资助为2000元至4000元,床位补贴为50元至100元……

  在居家养老方面,记者调查发现,老人总体需求不足,买方市场形不成规模,服务商不愿介入,导致专业服务队伍缺乏,服务不全面、不细致。

  桥西区开展的“电子保姆”居家养老模式,是省会较为成功的。尽管有近万名老人安装了“电子保姆”,但由于需求少,又是低偿或无偿服务,因此即便在区民政局无偿为其提供办公用房等大力支持下,目前才勉强达到收支平衡。

  老人转变观念、政府扶持资金和政策,双方共同托起“银色事业”

  据记者调查,“养儿防老”在省会仍有很大市场。

  即将退休的杨女士夫妇膝下有一对女儿,且收入不菲。但杨女士坚持要跟自己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不是有没有能力养老的问题,而是跟着自己辛苦抚育的女儿,心理平衡。”杨女士说。

  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刘瑞山认为,“养儿防老”观念不仅影响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选择,更影响老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是形不成居家养老买方市场的深层次原因。目前应提倡“花钱买服务”的理念,将老人的有效需求与服务商的引导性消费结合起来,推动居家养老需求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的步伐。

  从政府方面讲,应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养老事业的扶持资金都来自民政部门福利彩票公益金,由于该项资金还有救孤、济困、助残等用途,因此没有把更多的钱用于扶老上。而加大资金扶持不仅可以提高养老机构规模档次,加快居家养老进程,还可以培训专业的老年人护理员。

  政策扶持应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理念推进,在计划立项、划拨用地、减免税收、优先信贷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将养老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让养老设施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另外,居家养老也应尽快填补在优惠政策上的空白。

  “我们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就应该全社会共同努力托起‘夕阳事业’。”刘瑞山说。(来源:河北日报)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