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师普遍看好平深恋五大未来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 11:19  新浪财经

  导读:从业内大多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平深恋的达成将会引发五大未来趋势,这些金融业未来趋势的达成,可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平安一家企业收益,而是整个金融行业的革新。

  自6月12日深发展在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以18.26元/股,向平安寿险非公开发行3.70亿股至5.8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6.83亿元起,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过程一直聚集着众多人的眼球。同时,各方相关的评论,也在纷纷袭来,有人觉得平深恋将开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先河,有人觉得此次收购造成的影响将在不久的未来引发相关行业的全面革新,也有人觉得此次收购可能更大是带来金融监管的升级。其实,细数所有关于平深恋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此次收购的影响无外乎集中在以下五大未来效应。

  一、开启金融业综合经营时代

  有的评论在说到此次收购时表示,此次收购将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放大,其实,从这一点上说,这是属于理解的偏差,因为从平安集团目前的经营范围来看,已经包括了广义上说到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混业经营的范围,而此次收购的深圳发展银行属于全国范围内的股份制银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此次收购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不是为了让其混业经营更加放大,而是希望借此次收购将中国平安的混业经营也好,分业经营也好,整体提升到综合经营的高度。当然,这种做法必然也将使我国在金融业综合经营开启一个先河,因为从目前工行、建行、中行等巨头寻求综合经营的方式上看,仍然属于绕路的思维,例如工行通过中银控股,建行绕道中金。

  二、将进一步促进银保合作升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谈到此次收购时认为,中国平安入主深发展,可能并不会成为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范本,金融综合经营的主流方向仍然是以银行为主,由银行兼并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因为从目前统计来看,全国保险业总资产为5万多亿元,仅比交通银行多一点,更比说和中银、工银等大型银行相比,银行占有着金融业的绝对优势,但中国平安与深发展的合作仍不失为一种金融综合经营的有益尝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做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深发展的此次定向增发也说明了目前国内的银行要发展还很缺钱。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未来要发展的银行来说,此次平深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银行保险的合作可能在未来更加频繁。

  三、迫使金融监管系统升级加速

  从目前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到,目前保险公司参股银行股份比例从原则上是不应该超过银行资产20%的,而在此次收购完成之后,平安将持有深发展近30%的股权,从这一点上说,通过市场交易大规模整合不同金融机构,将使《商业银行法》里的种种限制发生重大突破。而由此衍生出来的金融业的综合经营监管模式将进行必要的升级。按照现在的方针来看,平安主要是由保监会监管,但保监会在监管保险的同时再监管银行?那么就要考虑监管人才、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所以说,此次收购的达成将迫使我国的金融监管系统进行一次升级。

  四、大型金融集团成立,可能导致相关行业洗牌

  从资产上来说,平深恋的完成,意味着中国A股上市的金融机构中就又多了一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公司。按今年一季度两家公司公布的资产总额:平安7500亿元,深发展5200亿元,双方合并后合计资产规模将达1.27万亿元,在上市的11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金融机构中排名第8位。从银行业务来说,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相加也有6670亿元,接近华夏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上市的银行中排名第10。这样看来这个整合给相关行业带来的是什么了?

  首经贸大学金融系教授庹国柱表示:随着金融控股的扩张,中国金融企业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弱小保险公司所受到威胁会尤为突出。也就是说,此次收购将可能引发金融相关行业的洗牌,从而让市场达到更好的资源配置。

  五、多赢格局可引发未来全球金融企业格局大猜想

  对平安来讲,收购深发展,使其综合化经营步伐迈出实际性一步,银行业务可迅速到一个阶段。而对深发展来说,如果长期找不到实力雄厚的买家,对发展不利,规模扩张、固定投资扩大都会遇到障碍。平安收购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平安若要扩大银行业务,还会进行大规模扩张。对深发展和平安来讲算是双赢,对新桥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这是目前涉及到并购案的几个主角的收获,可以说:多赢。同时,结合目前国际市场金融环境可以看到,金融业仍然处于一个脆弱的时期。各国金融巨头都在寻求不断筑基,充实自己的基础,从而在经济全面复苏之后大显身手。那么站在国际环境来看此次收购的话,该举充实了平安作为中国非国有金融机构NO.1的整体实力,也说明了平安属于一个怀有国际战略眼光的金融集团,那么,未来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之后,平安集团将可能给与全球金融企业格局一个新的猜想!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