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幅降息 利空再袭保险公司年报业绩不容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 14:04  中国经济时报

  大幅降息,使得对利差十分敏感的银行、保险公司受到关注。业内人士称,保险股依然处于“最坏的时期”,2008年报业绩不乐观。

  “降息意味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利差空间的收窄,整体而言是利空”,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对于分红险和万能险而言,总投资收益由保险公司和客户分享,降息周期中的利差收窄并不特别显著。但对传统产品而言,保单负债成本是固定的,降息对利差影响比较显著。

  据分析,降息对保险公司的利空,主要源于久期错配。目前保险公司的资产久期大约是7至8年,而负债久期平均为15年左右,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久期错配。在这样的格局下,资产负债匹配面临着再投资风险,降息就意味着再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就这一点而言,降息是不利于保险公司的。

  王小罡称,对协议存款而言,2008年上半年的收益率为5%至6%,与当时三年期存款利率5.4%相当。此次降息后,三年期存款利率降至3.6%,估计协议存款利率会降至3.6%左右。另一方面,7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1月25日报收2.77%,两者均高于2.5%的保单预定利率上限。考虑到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未来利差损的压力值得关注。

  据了解,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保留了部分1995年至1999年的高利率保单,其保单综合固定成本约为3.3%,而中国人寿剥离了高利率保单,其固定成本为2.5%。由于央行大幅降息,并且第四季度七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67%骤降至2.77%,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已没有利差空间,而中国人寿相对比较稳健。

  王小罡还提醒,降息给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带来浮盈,但并没有太大意义。首先,保险公司的久期错配,致使大部分债券都是持有到期型的,浮盈无意义。其次,保险公司每年都是债券的净买入机构,到期收益率才是最重要的指标。再次,即使变现了债券浮盈,改善了利润表,结果还得买入更多的债券,而再投资收益率是下降的。他说,这种改善可谓“拆了东墙补西墙”,没有实际意义。

  今年9月以来,受到海外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下滑风险增加,我国由连续加息转入连续降息周期。对保险公司来说,当前的压力确实不小。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6.91%、32.58%;中国平安由于海外投资受挫,每股亏损0.10元。一般认为,股指涨跌对保险股盈利影响至少占八成,是主要决定因素。在至今仍未见底部形成的股市上,保险股的前景可谓祸福难料。

  其中,中国平安的年报业绩最糟糕。该公司三季报中对对富通集团股票投资计提减值准备,把在9月30日净资产中体现的约人民币157亿元的市价变动损失,转入利润表中反映,导致前三季度出现亏损。更残酷的是,第四季度的富通集团股价下跌并未止步。11月21日,富通集团一度跌破0.60欧元,相当于中国平安投资的238.74亿元在账面上只剩6.06亿元。换言之,第四季度,中国平安或面临70余亿元的减值压力。

  王小罡认为,在A股整体预期较差,且进入降息通道的眼下,保险股的反转还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等待。有些保险股的估值相当便宜了,在这种情况下,超跌反弹随时可能发生,但是大趋势的反转未必很乐观。按他的观点,保险股“最差的时期”可能长达两年,甚至更长。其中,净利润最差的时期可能持续到2009年底,预计保险股2009年投资收益可能只有3%至3.5%,且平滑能力大为削弱。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