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苏黎世希望放宽监管限制 新华人寿谜案何时能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5:4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中国规定外资持股中国保险公司不得超过25%、注册资本金过高、保险市场整理利润率过低等等都降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苏黎世金融集团副主席兼首席发展官帕特里克·奥苏利文在1月15日由保监会举办的国际保险高层论坛上如此表示。他建议并希望中国监管机构能够少一些“监管障碍”。

  这番发言或许是由苏黎世自己的切身体会得来的。因为在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事件中,作为新华人寿最大外资股东的苏黎世也是绯闻缠身。

  苏黎世希望监管放宽

  新华人寿的股权之争以及被媒体曝光的“违规持股”事件,仿佛并未对苏黎世构成不利影响。

  2008年1月15日,保监会举办了主题为“亚洲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的国际保险高层论坛,在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世界各国保监会以及世界保险机构云集的会议上,苏黎世金融集团代表依然得到了演讲的机会。

  帕特里克·奥苏利文在演讲中高调宣布“中国仍然是苏黎世未来投资的主要目标”。在演讲中,奥苏利文拿出了苏黎世的一项世界各国保险市场吸引力的研究成果。在寿险市场中国排名第五,在非寿险市场中国排在第四位。

  “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中国居然没有排在第一位。”奥苏利文耸着双肩解释,“但这就是我们的专家小组研究的结果。”

  “中国市场对于外资有着太多的限制。”奥苏利文如此解释中国市场排名在后的原因,“中国规定外资持股中国保险公司不得超过25%、注册资本金过高、保险市场整理利润率过低等等都降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虽然奥苏利文并没有展开讲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更没有涉及到新华人寿的任何问题。但在给中国监管部门的建议中,奥苏利文表示:“希望保险公司能够与监管部门顺畅地沟通”、“希望监管者能够使行业信息更透明”,并提到了希望能够少一些“监管障碍”。而其所谓的“监管障碍”即外资持股中国保险公司不得超过25%。

  而此前有媒体曝出外资第一大股东苏黎世保险通过股权代持已实际控制新华人寿股权达到27.5%,从而逾越了监管层规定的外资持股政策“高压线”。这一度将苏黎世推向了漩涡的中心,然而事到如今除了苏黎世自称所持股权合法外,并没有任何一方出面把问题解释清楚。

  除了持股新华人寿外,苏黎世还在中国开设了财险分公司,并在去年年底通过入股打造了苏黎世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在当日的论坛上,奥苏利文多次强调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兴趣和信心,并警告中国保险公司不要过分“沉溺”股市。

  奥苏利文警告说:“投资股市不是保险公司的根本产品,中国保险公司的管理者不要被股市的表现所迷惑。”

  保险保障基金欲公司化运作

  2007年11月原董事长关国亮被移送公安机关曾被认为是新华人寿事件即将拨云见日的关键。不过,到目前为止,由于保险保障基金仍没有清晰的退出路线,新华人寿的股权之争还在暗流涌动。

  2007年12月24日,中国保监会公告同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新华人寿9012万股股份转让给宝钢。至此,宝钢持有新华人寿总股本的17.273%,宝钢持股比例悄然逼近账面持股20%的苏黎世金融集团。

  在关国亮移送公安机关前有媒体报道称:苏黎世通过10%隐性持股,后因扩股后稀释至7.5%以及10%的参股和低调回购的10%股权这三种方式,已累计持有新华人寿股权比例达到27.5%。苏黎世是否逾越了监管层规定的外资持股政策“高压线”,到目前为止,监管层没有给出解释。

  为妥善解决新华人寿问题,保监会逐步采取市场化加行政性措施,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的数家问题股东股权,持股比例达到30.554%。

  最近有消息称有关决策部门已经原则上同意中国保监会设立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最有可能的来源是保险保障基金。

  保障基金公司成立后,会否长期持有新华人寿股权,备受关注。

  虽然保监会多次表明只会阶段性持有新华人寿的股权,但以何种方式退出、谁来接手新华人寿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方案。

  某业内人士评价说:“新华人寿现在就像个复杂的方程式,各方都在谨慎地思考,不知道能否在2008年找到解题的方案。”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1月26日,新华人寿已提前36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累计实现总保费279.6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