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红险涨保额抵通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受制于银行连续加息,保监会又对寿险业利率采取暂不加息的措施,今年分红险市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退保压力,一些保险公司正在酝酿对分红型保险产品“动手术”,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保额来增加产品吸引力。 非固定收益分红险五年收益达11% 记者从沪上一些银行柜台了解到,虽然现在大多银保产品以投连险为主,但仍有一两家保险公司分红险销售依然红火。如某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健康保险计划,一次性交费10万元,5年期满后可得11.1万元,而其中又内函了身故保障、重大医疗保障等,累计收益达到11%。 一家保险公司银保部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银行购买保险时往往将其和银行利率相比,目前国内一年期利率扣除利息税为3.78%,五年期利率不超过5%,因此这类产品在银保柜台销量依然不错,尽管客户看中的还是其收益率,而随着香港内地两大资本市场对保险资金的放开,分红险有其优势。从各大保险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11月万能险收益中,记者发现,多家保险公司在11月的利率结算在5%-6%之间。 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称,以前当总体利率环境比较低时,保险公司会按照比较低的利率锁定去分红,而在今年银行利率不断上调,保险公司的投资收入也增加,这样使保险公司的分红空间比较大,比如前段时间泰康人寿的特殊分红和平安人寿的累计生息措施,都是由于保险公司获得了较高收益再让利于客户。 保险专家:分红险保障功能更重要 保险专家分析,在利率上升的过程中,人身险产品2.5%的预定收益依然没有破幡,无论是固定收益产品还是非固定收益保险,其内含的年收益率都不会太高,如果真看中投资收益水平,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国债等更适合保险的投资者购买,但是由于分红险面临的销售压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思考通过提升保额来增加吸引力。 记者通过比较发现,一些保险公司在新近推出的分红型产品与老的分红型产相比,在保额上都提升了2-3万。 生命人寿一位营销经理表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将,也是抵御通货膨胀的表现,在未来,无论是住院、医疗费用都面临提升,而保险公司通过提升保额的办法解决分红险销售难题。 保险人士提醒,在加息环境下,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保险所谓的“投资收益率”明显缺乏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保险产品的关注点更应该回归到保障功能上来,同时让其他金融产品担任使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