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假亏损之争:交强险规则面临抉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6日 09:09 中国经营报
徐永 一直被认为存在“暴利”的交强险,保监会近日公布的首年财务报告却显示亏损39亿元。 12月14日下午2点,事关全国1.5亿车主的交强险费率听证会在北京召开。 由于事先已经有了“提保额、降保费”的预期,此次听证会也是围绕保险协会提交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调整方案》展开,家用轿车有望由现行的“交1050元保6万元”改为“交950元保12万元”,其他种类车型的费率和保额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分账管理、单独核算、费用分摊、无责赔付、不盈不亏、商业化运营等是保监会去年开始推广交强险以来确定的原则,不过从实施到首年财务报告出炉,伴随这些规定的质疑声从未消停。 “交强险确实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这个险种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从公司估值角度来看,由于交强险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保险公司影响不会太大。”东方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王小罡认为。 费率听证 在听证会上,根据保险业协会提交的方案,责任限额统一由6万元提高到12万元,无责赔付比例由原来保额的20%下调为10%,同时42种车型中的16种费率进行下调,下调幅度为5%~39%。 一直以来,保额低、保费高使交强险备受争议。 根据听证会程序,由申请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8名)说明定价方案、依据和理由,随后听证代表(投保人12名,社会公众代表4名,协会代表3名,专家代表3名)对价格方案进行质证和辩论,接着由申请人陈述意见,最后听证代表对听证会笔录进行审阅并签名。 不过也有听证代表有不同看法,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的刘家辉此次集合了1055名车主的意见参会。她告诉记者,她主张费率完全市场化,由各家保险公司自由决定,同时不需规定保额额度,只设定一个最低限额等。记者了解到,这种完全市场化的方案并不是所有代表都认同。有代表指出,应该有赔偿限额,比如家用轿车可以不是12万元而是20万元或者更高。 除了费率和保额调整外,财产损失无责赔付是否该取消也是听证会的讨论焦点之一。由于交强险施行无责赔付原则,因此即使车主无过错,也可能要赔付1600元的医疗费用或400元的财产损失。记者了解到,目前车主对400元的无责赔付反对意见最大,取消该规定的呼声也很大。不过由于这涉及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修改,如若真要执行,首先需要该条款对赔偿是否区分有责无责作出明确。 交强险“硬伤” 除此之外,围绕财务和经营的真实合理性,交强险业务还存在着多项“硬伤”。 “硬伤”之一在于,尽管保监会要求分账管理、独立核算,但在实际运作中,保险公司是否全部执行分账管理受到质疑。 “我们的交强险业务确实是合并报表,不过实施一年来损失1.4亿元。”在一次保险业内部会议上,国内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表示。保监会相关人士曾多次公开表示:“交强险即使盈利了,也不参与利润分配。”但记者了解到,正如前述保险公司高管承认的那样,很多保险公司目前仍然还是将该业务合并到报表中。“我们上报的保费收入从来没有单独列支交强险,和商业车险是一张支票。”国内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人保的财报显示,该公司车险营业额在2006年增加53.36亿元的基础上,2007年上半年再增长103.73亿元,已赚保费也实现了22.9%的增长。人保高管也表示:“车险营业额的增长主要由交强险业务带动。”平安产险2006年以来净利润也有爆发式增长,而在2004、2005年度平安承保利润还处于亏损状态。 “在非分账管理的情况下,独立核算的可信性也要打个问号。”上海一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认为。由于交强险的业务数据最终合并在报表中,因此保险公司整体出具的数据比较可信,而单独的交强险业务收支数据仍有争议。一方面,两大保险巨头车险营业额大幅增长,而另一方面,交强险首年财报却亏损39亿元,这是令公众生疑的原因。 “硬伤”之二在于费用分摊。交强险首年财报显示,交强险专属费用为76亿元,分摊的共同费用65亿元,费用率为62%(一般车险费用为20%~30%)。首都经贸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中心朱俊生博士认为,即使考虑中国会计准则在摊销处理上的方式不同,该费用率水平也明显过高。 前述保险业人士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起事故发生,既有商业车险的责任,也有交强险的责任,如果具体费用分摊指标不明确,保险公司将查勘理赔等经营成本计入交强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此就有可能提高政策性交强险的成本,从而达到降低商业车险经营成本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保监会在去年曾经下发交强险单独核算和费用分摊指引的相关文件,但并没有规定限制分摊比例和规模等内容。前述保险代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前期投保到后期理赔等费用,商业车险的成本在20%~30%。现在交强险的成本则仍有下降空间,“交强险的手续费是比较低的,成本应该比商业车险低。” “硬伤”之三在于交强险首年承保率只有38%。去年7月1日之前诸多车主为避免投保交强险,纷纷赶商业车险末班车,这是导致交强险首年承保率过低的原因。目前业内还流传有另一种猜测,即因为交强险费率一直被外界认为过高,不少保险公司打折销售,保费收入不可避免地会比正常水平低。由于保监会明令交强险不许打折,在既定保费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承保率无疑是补救办法之一。 保险公司两难 在朱俊生看来,对于交强险的诸多质疑,根源在于我国交强险经营模式的内在冲突。 “一方面,交强险要贯彻‘不盈不亏’的原则,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要商业化运作。如果是商业化运作,那么保险公司赚取利润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又要让交强险不盈不亏,这本身就存在着冲突和矛盾。”朱俊生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强险费率是由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几家保险公司厘定,然后报批保监会后颁布的,因此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现行交强险费率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利益而不是被保险人。对此,朱俊生认为,费率厘定程序给商业保险公司的利润诉求打开了一扇窗口,但这种本来合理的利润诉求却受制于“不盈不亏”原则,造成保险公司无论是赚钱还是亏损都面临质疑的两难困境。 “如果保险公司赚钱了,则违背了‘不盈不亏’原则;如果保险公司亏钱了,也没有人相信,因为目前的定价机制缺乏公信力,人们不相信保险公司的‘一口价’会让自己亏损。”朱俊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交强险进行制度性思考的国内保险人士不少。广州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交强险虽然是国家的强制性险种,但目前不少渠道甚至代理人个人受利润驱使都可以向被保险人出售低价交强险,使强制险种的严肃性大打折扣。“要么推行代办模式,统一行业标准;要么就放开让保险公司自由竞争,而现在的状况是都不像。”该负责人表示。 不过正如我国台湾地区的交强险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在费率、赔付额度等方面进行了8次修改的情况相似,王小罡认为,内地交强险制度也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 交强险数据 507 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下同),交强险业务保费收入507亿元,其中已经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227亿元,尚未终止保险责任的保费280亿元。 139 交强险赔款支出139亿元。 141 各类经营费用141亿元。 14 投资收益14亿元。 39 按国内会计准则核算交强险首年出现账面亏损39亿元。 9.3 2007年1月至10月交强险账面利润为9.3亿元。 12 保监会拟按照交强险责任限额提高一倍,即从现行6万元提高至12万元的标准。 950 交强险基础费率按车型不同将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其中,普通家庭用车的交强险保费拟由现行1050元下调至950元。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