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终身医疗险为何先扬后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 10:02 解放日报
纪云飞 在投资型险种歌舞升平的背后,传统保障型险种遭遇寒潮。今年前三季度,普通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相当明显。其中,终身医疗险尤为黯淡,今年上海市场仅一家寿险公司推出了终身医疗险新产品。 先扬后抑 市场上的住院医疗类健康险曾多为一年期产品,客户需要每年续保,而期间一旦发生理赔,往往面临加费或遭遇拒保的窘境。同时,一般的住院医疗险往往最高续保到70岁,让最需要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无险可保。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终身医疗险应运而生。海康于2004年底推出了可单独作为主险投保的“呵护一生”终身医疗险,信诚人寿推出“心聆一生”终身医疗险,友邦推出“康福终身健康保险计划”……这些终身医疗险一度热销,推动了保费增长:信诚人寿2005年近一半的保费收入来源于“心聆一生”,友邦的“康福终身健康险”首年保费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20%。 终身医疗险保证续保,只要在投保时通过核保,即可保障终身。以友邦的终身健康险为例,保障范围除住院中的每日住院、每日重病监护、重大疾病保险金、重大手术保险金给付外,还有住院前后的门诊给付、紧急医疗运送、出院后的康复金以及身故保险金给付等。 “保费返还”则是终身医疗险的另一张王牌。根据规定,医疗险不可以分红,这使医疗险的吸引力打了折扣;终身医疗险推出了有病看病,无病返还保费的卖点。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除了海尔纽约人寿“康佑天使”终身医疗险仍占公司保费收入的20%之外,其他公司的终身医疗险不是停售退市就是业务下滑。平安人寿、中意人寿、瑞福德健康的产品体系里不再有终身医疗产品,而友邦、海康等公司的终身医疗险也已风光不在,内部占比不足7%。 内外因素制约 新《健康险管理办法》实施后,单一返还型医疗险被叫停,这直接导致了一些终身医疗险面临变革。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走强、经济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投资型产品满足了客户分享资本市场收益、获得财富增长的需求,受到市场热捧。而保险公司也调整策略,着力发展规模性的投资型险种,终身医疗险便遭遇外界的“利空”因素,保费收入下滑。太平洋保险有关人士表示,终身医疗险先扬后抑反映出保险公司还处在产品导向型的经营策略中,要真正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有一定距离。 瑞福德健康险副总裁尤友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火爆导致市场对投资类产品产生偏好,保障类保险的销售额占比明显回落。就终身医疗险的市场反馈来看,社保覆盖面的扩大及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淡化了对终身医疗险的依赖;股市的牛市行情及投资型保险的热销转移了公众对保障的注意力;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现在的终身医疗保险并不能实质解决“终身保障”的要求。 事实上,终身医疗险的“终身”其实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终身,要受到理赔上限的约束。中意人寿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市场上终身医疗险有“返本”和“消费”两种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其实都有一种“买保额”的概念。在理赔上都以保额为上限,如果出险获赔达到保额上限则合同终止;而即使返本也是以保额减去已赔付的数额。从这种角度看,终身医疗险保障其实很难覆盖“终身”。 保障前景仍看好 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门诊就医费用增长了1.3倍,住院费用增长了1.5倍,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终身医疗险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专家指出,终身医疗险目前说白了就是“住院补贴”,在门诊、急诊方面仍有很大的空白。保险公司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刚推出的“康佑天使”就提供了客户门诊、住院、康复等整个过程中的8项医疗补贴,保障更加全面。 在险种自身提高性价比的同时,作为一种纯保障型产品,终身医疗险的发展仍被各家公司寄予厚望。海康人寿有关人士表示,保险的首要功能是保障,未来健康险和养老险将是公司发展的重点。从销售情况看,寻求长期医疗保障,看重退休后生活质量的人群以及中高收入的白领是终身医疗险的主要客户,这些客户群体正是公司需要维系再开拓的。 海尔纽约人寿有关人士则表示,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远未达到成熟标准,当金融市场回归到正常投资回报率后,传统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将还是目前中国市场的主要需求。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