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寿险公司盈利期缩短3至4年 股市为背后推动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5:16 解放日报
韩 笑 近日,开业才4年的生命人寿宣布其今年将实现盈利,让人对寿险公司的盈利期有了新的期待。在此之前,寿险公司确定的盈利期目标通常为7到8年,并被视为寿险经营的“铁律”。 对7到8年盈利期提出挑战的,并非生命人寿一家。太平人寿在开业5年后,也宣布实现了盈利;人保寿险刚开业,就提出了5年盈利的目标;联泰大都会人寿开业仅两年多,虽然还未公开表示其盈利时间表,但业内人士分析,凭借其火热的投连险,盈利似乎已不遥远。 股市成为提前盈利推手 牛市的机遇,无疑成为寿险公司盈利提速的关键。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率达8.3%,国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也高达8.55%。股市的强劲表现,带动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利好。可以说,只要是在2005年或更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寿险公司,在2006年以后,都得到了良好的回报。今年的收益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开业5年便首次获得盈利的太平人寿,2006年的总投资收益率达到了8.7%,而2005年的总投资收益率仅为4.3%。据公布的数据,太平人寿2006年的投资收入总额达19.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53.4%。 生命人寿的盈利,自然也是得利于投资收益。并且,生命人寿在正式开业销售保单之前,还有3年的先期资本运作,对其资本利润的贡献也不可小觑。业内人士指出,从2000年10月获准筹建,到2003年12月售出第一张保单,这3年生命人寿没有闲着。 7月底,生命人寿成为首家被允许以自有外汇资金委托投资香港市场H股和红筹股的保险公司,这也给其扩大投资收益拓宽了道路,投资利润将得到提升。而从今年4月开始,相关工作就已着手,聘请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为受托人、花旗银行(中国)为托管人。 “虚盈利”的华丽外衣 寿险公司的盈利期缩短,离不开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这种状态下,寿险公司的短期盈利存在“失真”现象,短期盈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未来能实现的利润。快速增加的保费,如同给保险公司在短期增加投资收益注入了兴奋剂。这种收益更像是华丽的外衣。 寿险产品长期性的特点,使得保单的续期费用成为保险公司实现盈利、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础。因此,换个角度来说,续保率高低是公司管理水平和长期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 生命人寿2005年个险的续保率仅为5.8%,2006年的续保率也只有12.75%。今年以来,其续保率有了较大的突破,1到9月,续期保费的占比已经达到40%。但和同期的同业公司相比,差距仍然明显。除人保健康、中意人寿、瑞福德外的24家寿险公司中,有一半的寿险公司续保率超过60%,其中3家超过80%。而友邦和中宏更是分别高达88.7%和85%。 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内涵价值评估,为寿险公司盈利性判断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野。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内涵价值评估,就可以判断其盈利能力。保单的内涵价值高,则说明盈利能力强,反之则盈利能力差,或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而寿险业务中,个险无疑是内涵价值最高的。 数据表明,今年1到9月,生命人寿个险在保费总收入中占比仅有3.2%,主要保费收入来自内涵价值偏低的银保业务,银保的保费占了总保费的86%。而中国人寿的个险占比则达到45.8%,平安人寿的个险占比更高,达77.6%。 警惕快速盈利下的风险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果牛市过去,这些快速实现盈利的保险公司如何面对?由于仍处在一片歌舞升平中,保险公司似乎都不愿触及这一问题。但是,盛、衰转换寻常事,牛市、熊市总是会间或交替,是故只有等到眼下牛气冲天的资本市场平静之后,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投资管理能力才能真正看出高下。 复旦大学保险系副教授陈冬梅表示,目前新寿险公司盈利在保费方面主要靠的是投资型保险,这些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赔付低、投资收益多。在资本市场利好的情况下,很受追捧;可一旦资本市场出现下滑,这些保险的优势也将随之消失。到那时,保险公司要面对的则可能是大量的退保和给付———这样的后果对保险公司来说肯定十分棘手。 陈冬梅同时指出,促使新寿险公司盈利的“功臣”投连险,不管资本市场是否利好,对保险公司来说都是只赚不赔,因为投资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但是,将风险转嫁给客户,违背了保险的初衷,也将有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大的风险:当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不足以应对熊市时,这一保险公司的品牌和管理能力也必将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而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对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接下去的展业定会困难重重。 为此,笔者忍不住也要补述一句:短短几年便能盈利固然是好事,但同时,在这些寿险公司头上,似乎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值得警戒不息。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