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太保逼近IPO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21:11 《财经》杂志

  《财经》实习记者 沈乎 

  通过特批达到上市要求,平稳退出太平洋金融学院,协商处理太平洋安泰的同业竞争,太保一一排除了上市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在经历了引资曲折、人事调整、外资股权变动、清理对外投资等多重变故之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历时七年的上市长跑已近终点。来自太保内部和承销商的消息称,太保已于“十一”长假前将股票发行申请材料递交中国证监会审批,预计11月上发审会。如果一切顺利,太保有望年内A股挂牌。

  目前,A股上市已被列为太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太保曾计划先发行H股,并聘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瑞银证券、瑞信集团担任承销商。然而,监管部门希望蓝筹股能留在A股发行,太保选择了先期发行A股的方案。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金融办负责人即开始和证监会沟通太保A股上市事宜,消息人士称,“H股上市是明年考虑的事了。”

  太保集团的上市速度令外界不无惊讶。毕竟此前不久,它还面临着财务、人事、资产方面的重重障碍。

  借力“特批”

  2004年经营亏损而不能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曾经是太保难以启动A股上市的“硬伤”。

  不过,太保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之后,已经获得了证监会的特批,从而成功地跨过了这道栏杆。

  一位投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太保在2004年确实产生亏损,在2005及2006年均为盈利。不过,市场上流传的亏损或盈利的多个数字,因不同时期的审计方法而不同,已经没有参考的必要。由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证监会要求依据新会计准则,对以往三年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2006年,太保弃用了合作已久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而改聘安永,重新审计集团三年的财务数据。

  该人士还表示,虽然经过调整,2004年仍为亏损,这一“硬伤”仍然出现在提交保监会的文件和未来的招股说明书中。未能持续三年盈利,但太保以获得国务院特批的方式,最终获得了上市的资格。这与正在申请上市的银河证券、中投证券等有相似之处,这些券商亦不能满足三年连续盈利的要求,但有望通过特批上市。

  “当前的大牛市是太保急速突破、赶在2007年上市的主要原因。”上海一家证券公司金融行业分析师评论道。  

  太保旗下有数家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寿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产险)、中国太平洋(美国)服务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以及与荷兰国际集团(下称ING)合资设立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洋安泰),去年6月还成立了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集团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产险。

  目前,太保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按照资产排名是中国第三大保险集团。

  今年1月-8月,太平洋寿险的保费收入为322亿元,在国内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三,同期太平洋产险的保费收入为166亿元,在国内产险公司中排名第二。

  产险资产流动性较高,可投资资金的规模受到限制,太平洋产险的收入情况相对稳定,据悉近三年盈利规模一直稳定在5亿元左右。因而,决定集团整体盈亏的关键在于太平洋寿险业务。

  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保险行业分析师向《财经》记者表示,因2004年股市低迷,保险业业绩不佳,业界普遍认为太保集团当年是亏损的,“2004年亏损正是太保迟迟不能上市的两大重要原因之一。”这位分析师说。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2004年到2005年间,太平洋寿险曾至少两次因偿付能力不足受到保监会的预警。2005年7月底,保监会向太保寿险正式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

  这份文件称,根据该公司2004年上报保监会的经营报告,太保寿险法定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43.46亿元,而目前实际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为-46.70亿元;由此,公司实际最低偿付能力存在90.16亿元缺口。这一通知还规定,在达到偿付能力规定标准之前,太保寿险不得向股东分红,不得增设包括营销服务部在内的分支机构。

  来自《中国保险年鉴》的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太平洋寿险的未分配利润分别为-60亿元和-57亿元,2004年的所有者权益为-50亿元,当年亏损约10亿元,这一巨亏使得太保集团2004年出现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洋寿险不得不引资排险。2005年底,太平洋集团和美国凯雷集团(携战略投资者美国保德信以4亿美元入股太平洋寿险,持股24.975%)共同注资66亿元后,太平洋寿险的所有者权益达到20亿元,每股净资产约1元,但此时仍存在“利差损”的挑战。

  在引资之后,适逢资本市场反转,太保寿险在2005年、2006年实现盈利并非不可能,但2004年的财务数据显然成为上市的短板。

  金融学院原委

  占地1234亩、位于上海东南部南汇区惠南镇科教园区内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从创办到作出停办决定,前后只有大约三年时间。这是太保前任董事长王国良留下的最富争议的一桩“家产”。

  设立一家金融人才培训学院一直是太保的愿望。经过几番选择,太保最终与复旦大学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双方于2003年9月12日正式签订协议,该学院也获得了上海市教委、市政府及教育部的批准。但业内认为,这项计划从一开始便突破了《保险法》有关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限定,因为当时还不允许保险公司进行实业投资。

  一方希望打造中国最大的保险业培训基地,一方则想打破原有的办学限制,学院起步之时,太保与复旦意愿良好。根据双方最初的协议,复旦以品牌和教学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占17.5%的股份,太保则以10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占股82.5%。

  但矛盾很快接连发生。一位参与合作的复旦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签约的时候,太保与其他几家股东共同出资,这和复旦的理解不一致。为了打消复旦的犹疑,太保遂作出两个承诺:一是太保在出资方中作为大股东,出资50%;二是太保负责与其他所有股东的协调工作。最终,复旦以品牌和管理占17.5%,太保投资5亿元,占41.25%,其它股东(大连实德集团、上海德锦投资、台湾润泰集团、香港香江国际集团和嘉惠罗马集团)共出资5亿元,占41.25%。”

  上述人士还称,复旦要求太保出示1234亩科教用地的产权证,并将产权注入金融学院。但复旦方面始终没有见过这块地的产权证。

  此外,太保提出了以学院名义向银行贷款的建议,遭复旦方坚决反对。据了解,学院的董事会由13位成员组成,复旦共有四个席位,太保占三个席位,其他出资公司共有四个席位,另外有两名独立董事。虽然复旦希望通过引入两名独立董事来达到平衡的目的,但贷款的决议仍然在董事会获得通过,董事事会决议写明复旦不承担还款责任。

  种种矛盾使双方的关系趋于恶化,同时,太平洋寿险正面临巨额利差损和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2005年,太保收到保监会要求清理投资的通知,在资金投入上也犹豫起来。2006年初,太保正式将退出学院事宜提上日程。据前述人士介绍,2005年就收到保监会的通知,太保选择在2006年才提出退出要求,是因为这笔违规投资终于成为上市的一大障碍。

  “复旦的要求很简单,太保继续出资,保证在读三届学生毕业;三年之后,办学结束,资产由出资方自由处置。三届学生教育需要继续投入的成本是按照教育部的标准估算的,实际支出并不是很多。”知情人士称。作为退出的条件,太保同意继续三年的出资责任,并回收学院所有的债务和债权。据估算,在太平洋金融学院中,太保需要承担的债务和资金投入总计约5亿至6亿元。

  太保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确认,太保在金融学院的投资,已作为“固定资产”一项计入太保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摆脱了“违规投资”之嫌,为上市铺平了道路。

  但由于现行制度下教育用地的性质难以变更,太保未来如何处理这块资产仍存较大悬念。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太保最有可能的选择是将土地连同地面建筑一并出售给其他办学机构。但也有意见以为,若政策松动,这块资产也极有可能在太保手上化生出较大价值。

  2006年7月,在太保主政八年的王国良调任上海国资委辖下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原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国富接掌太保。高上任的第二天即赴复旦,表达了对金融学院师生的歉意,并向保监会和学院董事会作了汇报,主要内容是收尾工作中的处理细节并承诺承担经济上的责任。高的这些举措,使复旦和太保之间的关系又“从斗争变为合作”。

  太平洋安泰未了局

  太保上市中的另一个障碍,在于太平洋人寿与太平洋安泰的同业竞争问题。

  1998 年10月,太保与美国安泰保险集团在上海合资设立太平洋安泰,双方各持股50%。2000年,ING收购美国安泰旗下的安泰金融服务和国际业务(Aetna Financial Services and Aetna International),ING承继了安泰在太平洋安泰中的股份。

  “竞争肯定是存在的,太平洋安泰发展业务的地域,也会遇上太平洋人寿的队伍。”一位曾经在太平洋安泰供职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但在太保,从一开始这就是个被忽略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安泰所占份额比较小。”

  东方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王小刚认为,由于中国的保险市场饱和度还很低,保险公司希望通过子公司抢占尽量多的市场份额,因此频频出现子公司关注同一块业务的现象。

  对于ING抑或太保集团将从太平洋安泰中退出的传言,ING亚太区保险与投资业务主席韩诺达(Hans van der Noordaa)不置可否。韩诺达最近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问题非常棘手,需要和各个合作伙伴讨论。

  除太平洋安泰,ING还与北京首创集团在大连合资设立了首创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内地惟一拥有两张寿险牌照的外资公司。韩诺达坦言,合资公司在管理上十分复杂,在中国政策许可的情况下,ING可能考虑改变这个状况。

  一位投行人士则透露,太保将在两地上市之后解决太平洋安泰合资公司的问题,届时太保将会是退出的一方。“目前已有包括银行在内的多个买家与太保接触,北京银行也是竞购者之一。但在上市之前解决这个问题太麻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