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寿缪建民:保险资产管理应拓展第三方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 13:43 《财经》杂志网络版

  《财经》记者 宋燕华《财经》网络版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会和种种挑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摆脱发展迟滞的状态?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会和种种挑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摆脱发展迟滞的状态?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宋燕华】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资本市场及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推进市场化建设,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充分发挥保险营销网络优势,推进企业年金、委托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发展和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

  截至今年8月,中国商业银行业总资产已达到50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2.63万亿元;上半年证券市场融资额达到2497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9月底,证券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同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迅速壮大,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的第三大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流入国。

  缪建民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和个人财富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财富的膨胀还将继续加速发展。财富的急剧增长,为各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保险业并不占优。

  由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整体实力较弱。2006年末保险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7%,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20%。从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的比重来看,2006年仅为3.5%,国际平均水平是36%。“保险业发展不进则退,若不加快步伐,将面临丧失历史性机遇的风险”,缪建民说。

  同时,保险业能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均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集中在传统

理财和普通寿险,在责任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健康险
理财产品
、保险资产证券化等方面还缺乏产品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保险的负债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保险公司往往忽视资产驱动,而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负债型产品上,这也导致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迟缓,市场化程度不高,尚未有效地向社会延伸,大规模、高效率地管理社会大众的资产。

  “虽然2006年6月国务院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但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把科学的政策转化为竞争力,还需要有个过程。”缪建民说。

  为加快推进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建设,缪建民提出,今后应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使保险资产管理成为社会财富管理的生力军。目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提出要尽快“走出行业、走向社会、走向国际”的目标,力图充分发挥保险营销网络的优势,推动

企业年金、委托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

  同时,他分析,在综合经营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家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地位。今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通过产品和销售两方面的改进,提升保险资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在销售上,以投资咨询的形式推进销售。在产品方面,加强创新,加快保险“债权计划”的配置,丰富保险资产管理的产品线。

  面对当前较高的通货膨胀给保险行业带来的不利因素,缪建民特别指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积极探索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进入相关金融子行业,既分享当前资产价格膨胀带来的保值、增值机会,又为客户在细分市场中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提升应对市场周期、利率周期以及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推动保险业由传统负债管理为主转向资产负债的协调发展,使保险机构向综合金融服务机构转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