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主副业倒置 中再上市面临业绩魔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 02:26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袁朝辉 段寅燕

  “如无意外,中再集团将在本月29日正式挂牌。”10月10日,知情人士告诉本报。

  当天,完成整体股份制改造的国内惟一一家国有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集团)在北京举行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公司注册资本金361.49亿元人民币,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为其仅有的两大股东,各自持股14.50%和85.50%。

  这意味着中再集团的上市步伐日渐紧迫——根据既定程序,正式挂牌后的股份公司,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再进行各种上市准备工作。

  囿于急剧萎缩的中国再保险市场,中再集团上市后如何确保其主业盈利则成为一道“紧箍咒”。

  一方面中再集团阶段性整合收官,另一方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及上市股价表现”、做大主业的考验又接踵而至。

  全球招聘

  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汇金公司有关人士主持下,中再集团召集集团以及各子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宣布了关于集团高层的最新人事任命。

  中再集团6位党组成员中,有3位人士委以重任:中再集团总经理刘京生将出任新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原中再集团副总经理张泓和王立民任副总裁,形成“一正两副”的管理层架构。而原中再集团副总经理赵凤祥和沈喜忠,以及中再集团纪委书记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组织部长周德英则未做安排。

  “这可能是注资中再集团后,中央汇金公司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第一大股东的第一次实质性动作,”知情人士说,“由‘一正四副’变为‘一正两副’意味着管理更为集权了。”

  而此前由原中再集团副总经理沈喜忠兼任的资讯技术部门总经理一职,以及由周德英兼任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一职出现空缺,“空置岗位可能会进行全球公开招聘。”知情人士说。该人士还透露,原来赵凤祥是中再集团的第一副总,协助刘京生工作,现在王立民则为第一副总。

  “由此可以看出中再集团的整合力度以及二次改制决心。”上述人士表示。而所谓 “二次改制”是指2003年12月22日,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组建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的再次改制。

  不仅是人事调整,业务方面的梳理亦不遗余力。早在去年,中再集团原法定业务部和存续业务部被取消,成立了市场业务部。该部门主要负责存续业务及法定业务的未了责任,并致力于开拓三农保险、巨灾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性再保险业务。此外,原风险管理部和财会信息部变更为风险管理审计部和财务投资部,同时成立了资讯技术部。

  至此,中再集团除办公室、中国核共体执行机构(共保业务)外,共有七大部门:发展改革部、风险管理审计部、市场业务部、财务投资部、资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党务纪检监察部。

  “作为惟一的一家国有再保险集团公司,中再集团本身的机构设置无可厚非,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但问题在于再保险市场本身的急剧萎缩,使得做大做强再保险业务遭遇市场结构性瓶颈。”业内专家分析。

  他表示,中再主业面临市场退缩的考验,而一旦上市,其主业如何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更令人担心。

  主副业“倒置”

  “上市后,基于公司盈利要求,中再可能会更加偏重副业的发展,”上述人士认为,“也许中再会从40亿美元注资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扶持其副业(直保业务)——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事实上,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中再集团将40亿美元中的10亿转注入旗下的大地保险。而大地保险获得注资主要是为应对业务高速增长对公司承保能力的压力。8月中旬,另有媒体称,大地保险或将获得来自中再集团不少于3亿美元的注资。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一般而言,国家希望支持中国再保险市场,因而给予注资,并非用于其直保业务,这可能有悖于资金用途本意。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此举又未必欠妥,眼下大地直保业务效益明显,逐利的资本自然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注资大地会扩大规模效应。

  “更甚者,上市后的中再集团为求利润可能会不得不加大副业投入,变成‘主副颠倒’,就目前而言,主业再保险业务尚无法带来理想回报,并且此局面短时期内还难以扭转。”业界人士分析。

  中再缘何遭遇如此尴尬?除市场因素外,“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其为本土资本的‘惟一’特性而造成的,”郝教授说,“但这种‘惟一’性又非垄断,而是在开放市场环境下形成的——这显示出投资者并不看好中国再保险市场。事实上,资本已经进入很多保险领域,但还没有进入再保险领域。”

  郝教授认为,原本“惟一”应该有很好的收益,但取消法定分保后,国内同业没有其他的竞争者。通常保险公司上市后,分析师或投资者要做同行业竞争分析,但中国再保险市场却没有本土竞争者,而再保险对于保险业稳定发展的特殊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已经进入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外资再保险公司不可能对于中再构成威胁。战略投资者就会对其投资收益产生疑问。

  此前,未取消法定分保之时,业界曾有“好业务能留则留,不能留就给中再”的说法,“其实评价业务质量好坏与否,关键看外资再保险公司是否愿意分保。”业内人士指出。

  “但目前市场上包括中再在内的5家再保险公司,外资公司就有4家,其中,瑞再与慕再等在中国的再保险业务发展并不理想,”该人士说,“由此也证明中国再保险市场在退缩。”

  “比如与国际贸易有关的需要再保险配合的高技术含量的海上保险还不及10年前的四分之一,这种退步从部门分类就能看出来,很多财险公司的业务仅分为车险和非车险。占据财险市场70%的车险业务对于再保险的需求有限,大型商业风险业务市场份额也有限,且存在恶性竞争,并非再保险业的优质业务。那些技术含量很高,对于再保险需求很大的业务事实上没有发展起来。”

  事实上,再保险业务收入来源于保险公司,“尽管保险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但很大程度上此快速是建立在低技术含量产品、市场不规范、恶性竞争的基础上,不乏保险公司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久之,致使整个保险业专业技术水平落后,再保险市场无法启动,而真正成熟的保险市场,其再保险市场也同样发达。”上述人士表示。

  此种市场环境下,中再集团的主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还有待于市场自身的规范与健康成长。“不妨从政府层面上支持和鼓励提高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郝教授建议。不过,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会存在局部发展的快与慢,得两分法分析,毕竟一个市场成熟起来需要一个发展磨合的过程。

  综上所述,如何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则成为中再集团上市的最大“悬念”。

  一位接近中再集团上市财务顾问的人士说,再保险市场很特殊,国际战略投资者有技术化倾向,参股意愿比较稳健,其第一步更热衷于类似业务合作,比如投资中再集团5%左右,而非动辄20%或30%的股权;再者,就中再集团本身而言,也可能会考虑先引进国内战略投资者,参照建行上市的做法,先期引进境内投资者上市再过渡。

  该人士还透露,此前,投行上市工作介入并不深入,而完成股份改制后,即按照股份制要求做完法律文件及财务报表等内部基础性工作后,投行才真正全面介入,然后再去联交所或者证交所谈判交涉。单就上市步骤而言,即便是“特事特办”,中再整体上市也得要3至6个月的时间。

  不过,“比较确定的是,中再集团会先登陆‘A’股市场,再去‘H’股上市。”上述人士称。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