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保险高管倦鸟回巢 台湾模式或将淡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蕾

  数名在中国大陆人寿保险市场闯荡多年的台湾地区总经理接连离职,成为近期业内讨论的一大话题。曾是祖国大陆寿险公司(尤其是合资寿险公司)争相挖角的台湾地区保险精英,近两年出现返台回流趋势,“鲑鱼回游”现象此起彼伏。

  这些离职的高管多集中于京沪穗三地,不乏合资寿险公司当年“呱呱坠地”的有力见证者。然而,正当这些公司“蹒跚学步”、“咿呀学语”之关键当口,他们却在未作任何舆论吹风之前悄然离开,其中,多数选择返回台湾地区重操旧业。

  对于这些精英的离职,所在公司的解释多倾向于“任职到期或诸多个人原因”。而来自业内人士的说法则多指向以下因素———公司意图通过换帅来转变经营思路。虽然公司内部给他们这几年来的实绩打分不低。

  这些人多年来的打拼,是台湾地区保险精英在祖国大陆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2000年起祖国大陆保险机构雨后春笋般的组建速度,远远超过了保险人才的培养速度,“同文同种”的台湾地区自然成了挖角重镇。彼时在台湾地区担任保险公司中高层的人才,顿时成了祖国大陆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

  不下数十位台湾地区保险中高层被调派或高薪挖来筹备祖国大陆一线城市的合资寿险公司,在当时的祖国大陆保险圈积聚了不少人气。他们所带来的培训、销售及管理模式常被冠以“台湾模式”之称,并被随后进入的外资寿险拿来仿效。

  在保险市场处于高速扩张期的这几年,以上述精英为首的销售团队集体倒戈事件发生多起,在多家公司内部引发了多场不小的人事

地震,新老东家之间的“叫劲”由此更深一步。“台湾模式”表现出的市场效应及影响着实令业内人士震惊,震惊的是大陆保险市场对该模式的推崇及依赖程度。

  然而,随着其在祖国大陆保险市场的逐步渗透,一度被视为无语言及沟通障碍的这种模式,亦开始遭遇“水土不服”。在培训、销售等一线市场上,两地的文化差异与磨合开始凸现。业内不时发出质疑声:“台湾模式”在被祖国大陆保险业成功复制背后仍有其粗放式一面,大进大出、大浪淘沙式的代理人模式是否还能跟上保险公司高速成长发展的步伐,值得商榷。

  事实上,“台湾模式”的复制效应亦正日益让位于本土精英人才的崛起及保险营销模式的创新步伐。诸多实例证明,保险公司正谋求业务转型,倾力培育本地新型销售队伍,大专以上的高学历人才成为被集中网罗的人群,“不论学历、不论年龄,只要勤奋就能成功”的传统代理人模式正日渐消失。

  而从营销模式创新的角度来看,代理人“唱主角”的营销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银保、网络、电话、中介等新兴保险销售模式令不少保险新秀异军突起,多元行销模式带来的硕果开始让保险商们意识到,在这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一条腿”走路的传统行销理念或将终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