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车险业务调查 变相违规或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蕾

  半年前沪上十多家财险公司高管针对车险手续费上限等作出的声声承诺言犹在耳。如今,这些承诺是否兑现,各家财险公司的车险违规现象是否彻底被杜绝,带着这些疑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近日展开了长达一周的车险业务大检查。

  部分财险公司在压低车险价格的同时还抬高支付给车险代理商的手续费,这种不良竞争的阴霾笼罩着整个2006年。根据去年9月底沪上16家财险公司(都邦财险上海分公司为后加入者)签署的自律公约:交强险每单手续费不超过4%,商业车险每单手续费不突破15%的行业游戏规则。

  上述公约的规范效应是否凸显,成为了这次车险大检查的一个重点。据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对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纸质文件的检查来看,这些公司基本兑现了当初在自律公约上的承诺,不过,代理商替车主在投保告知书上签字等不规范操作仍然普遍存在。“由于公会仍在汇总调查数据,一些具体情况有待日后公布。”

  据一位财险公司车险部销售人员介绍,即使自律公约在身,保险公司依然能曲线通过某些不规范的手段变相降价或抬高手续费以获取车险市场份额,比如,通过无赔款优待、随人因素、随车因素等方式给予投保人超值优惠,向被保险人赠送其他保险产品等方式变相降低车险费率等。而上述变通手段,往往能够逃过监管人士的法眼。

  因此,业内人士呼吁,签署自律公约固然有利于规范市场,但单纯寄望于自律是不现实的,相比之下,他律显得更为重要。而他律的核心便是打破过去依赖低价竞争的习惯,转向差异化竞争,保险服务将是保险公司日后差异化比拼的关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