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保险业发展蓝皮书:继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 05:54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尚晓阳 北京报道

  今后一个时期,在进一步用足用好现有渠道和政策的同时,保险资金将在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建设、创业投资和金融产品创新等领域有更大的运作空间。同时,保险资金运用要注意防范新的风险。

  刚刚出炉的《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6》透露出下一步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趋势。

  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蓝皮书称,支持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资银行股权和大盘蓝筹股,引导保险资产向战略性、资源型产品配置。出台新的境外投资政策,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和购汇投资国际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支持汇率改革。推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试点,进一步融入实体经济领域,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管理政策,研究保险资金投资其他金融机构股权、非金融企业股权、房产物业和产业基金等管理政策。要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变化,通过不断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增加投资工具,分散投资风险,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状况。

  展望2007年保险资金运用形势,蓝皮书称,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在低利率、高

汇率的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仍面临着债券市场平淡、投资工具不足、资产配置难、投资压力大等挑战。同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跨行业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新的风险正逐步显现,并由单一、表面逐步向多元、纵深发展,加大了保险资金风险的管理难度。

  建章立制防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蓝皮书介绍,保监会将制定保险资金管理办法,从资金归集、管理、托管、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理顺资金管理流程。发布保险资产管理监管办法。建立投资工具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制定保险资金运用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培训管理,建立高素质的投资队伍。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治理指引,及时披露有关信息,科学评估投资业绩,提高资产管理透明度,构建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发布保险机构交易对手风险和债务投资工具信用风险的管理指引,规范投资运用行为。

  保险资金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保险资产托管办法,加快推进保险资金托管制度的实施,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透明度。鼓励没有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小保险公司委托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提高专业化水平,切实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强化专业化管理,巩固专业分工和有效制衡的运用机制。推进保险资产全托管制度,建立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逐步建立尽职调查、风险评审、授权操作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实行资金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强化风险管控的持续性、全程化,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风险的识别、度量和评价能力。改进风险管理技术,加大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提高资金风险识别、分析和计量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强交易对手和交易工具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来自其他领域的风险传递。

  蓝皮书显示,保监会还将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现场检查,切实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对重点公司进行全面检查,对中小公司有选择的进行检查。对保险机构的债权、债券回购等业务开展专项检查。对保险资金托管情况,以及保险公司在银行、

证券公司等开立的帐户和租用的席位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限期整改,严肃处理,确保保险资金安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