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等待时机 中小公司心态平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 10:16 证券日报

  作者:饶婷婷

  近日来,市场再度频频传出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将提高的消息,实际上,无论是5%抑或是10%,都只是为增量资金入市打开大门而已,并不等同于市场上增量资金的规模。此外,除生命人寿已经获准入市外,另外四家等待监管机构批准的保险公司也显得心态平和。

  不重规模重投向已经很难数清这是市场第几次热炒保险资金入市比例将提高的话题了,监管层日前也再次就这个问题表了态。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表示这个问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无论从预期或是实际操作上,保险资金的投资都呈逐步放开的趋势,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比例也是大势所趋,保险资金入市的规模将会逐渐扩大,等待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成熟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市场开放程度并不能和资金增量划等号,即使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提高到10%,也并不意味着将有1000亿元左右资金蜂拥而出投资股市,具体的投资策略还是要由企业决策,投多少,什么时候投,监管层并不干预。在市场走出了2006年单边上涨的态势之后,2007年一开局就开始了充满猜测的调整,如何决策投资股市的方略见仁见智。

  政协委员、

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日前曾表示,“平安并不急于将保险资金投入股市的比例提高”。此外,马明哲认为,目前基础设施的投资十分适合保险资金进入。可见,保险资金在投资上更看重的是资产久期的匹配,尤其是寿险公司。

  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两市

股票全年累计升幅超过200%的就有139支,保险机构持有的大部分重仓股去年的涨幅都超过了100%,根据规定,保险机构投资者不得投资价格在过去12个月中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如果没有配套政策的出台,即使比例翻倍,可投的也不多。相较之下,基础设施投资的长周期、低风险和稳定收益优势更为突出。

  不重比例重能力对于刚刚获批或正在申请委托开展股票投资业务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5%还是10%的说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机会的获得和把握。在保监会将投资能力放在首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机会,培养并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为今后投资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才最为关键。

  不久前刚刚拿到保监会委托开展股票投资业务批文的生命人寿表示,公司已引进了股票投资经理和行业投资专家通过委托股票投资进一步锻炼投资队伍为将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作准备。

  除生命人寿外,阳光财险、渤海财险等几家中小保险公司也已报批,正在等待保监会核准。不过对于公司获批后,是否会用足5%的投资上限,几家公司都没有明确表态。

  稳定器与创新源市场对保险资金的欢迎是毫不犹豫的。

  虽然目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已经达到了44.6%,但市场的波动仍然较为剧烈、频繁,作为机构投资者,如果保险资金入市规模扩大,对于稳定市场,促进各种金融创新将大有裨益。

  “虽然市场目前位于一个相对高点,但对于保险资金提高入市规模来说,这仍然不失为一个合适的时机。”东方证券分析师高子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每年接近10%的增长,结合国内市场的低利率和高流动性,再加上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从3-5年的较长时期看来,当前并不是一个很高点。”

  “由于保险机构是股票的长期持有者,所以短期的涨跌并不会对保险资金投资造成压力,保险资金扩大入市资金规模的时机也不会简单由此决定。”

  高子剑还认为,扩大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将对促进国内股市的金融创新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保险资金长期持有大量的债券和股票,因此可以作为融券业务的提供方,成为股票、债券沽空的源头。 例如在国债的期货、期权交易中,保险公司暂时借出长期持有的国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交易,却是交易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由于交易引起的股票、债券的价格波动是短期的,不会影响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在其他市场的实践中也证明,保险公司非常愿意借出股票和债券,用于短期的交易,在长期的投资回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收益。

  “一旦管道打通,市场还有很多产品可以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