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保险模式 北京农民办自己的保险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6:34 中国保险报

  □本报记者 谢柳

  3月1日上午,北京昌平十三陵福庄的果农面临着两个选择,是去看正月里热热闹闹的杂耍?还是去“农民之家”听一场保险座谈会?结果是,大部分果农选择了后者,座谈没开始前就有40、50名果农把只有教室那么大的“农民之家”活动室挤满了,座谈期间,还不断有果农加入。

  这场名为“十三陵果树风险互助保险推介会”由当地果树协会主办,特邀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互助会”)的领导前来给果农们讲讲果树的互助保险。

  互助保险扩容

  据互助会副主任郭永利介绍,果树风险互助保险2006年开始在大兴、昌平、平谷、顺义等四个区县试点实行,试点品种为

苹果、大桃、梨、葡萄,主要针对雹灾单一责任。具体做法是“政府财政支持,农民风险互助,协会组织承办,江泰保险技术,有灾补偿损失,无灾节余积累,建立风险基金,以备大灾之年”。互保费率定为10%,农民承担5%,政府补贴5%,互助保费设有30、60、90、120元四个档次,分别对应20倍全损补助。

  尽管去年的试点承保工作到7月才启动,但试点效果还不错,参保面积2734亩,互保保费11.4万元,赔款金额1400元,互保资金节余11.26万元,再加上市财政补贴的315万元,去年果树互助保险节余总

准备金已达326.26万元。

  在这次座谈会上,郭永利还给果农们带来了互助保险新的利好消息,除了今年的承保工作提前至3月中旬以外,互助保险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互保对象在原来的四个果树品种基础上,增加了樱桃品种;互助保费和补助金的上限分别提高到150元和3000元;和原来的两条保费优惠政策相比,新增的优惠政策力度更大,“连续三年无灾未得到补助,协会将结余资金的30%按交纳互助保费的比例返还给会员。”郭永利对这一条优惠政策的补充说明让在场所有的果农有了新的憧憬,“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办农民自己的保险公司,你们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

  果农翘首企盼

  福庄的果农老蓝今天早早地到了会场,坐在第一排。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就想买保险了,“我们最怕雹灾了,以前有个种西瓜的农民赶上雹灾,颗粒无收,真是惨啊。”但最让老蓝发愁的是没地儿买,“以前听说有保险公司办,后来遇到大灾,保险公司赔了很多,他们就不办了。”今天协会请专家来介绍果树互助保险,老蓝当然不能错过。听完郭主任的介绍,老蓝决定,“这个保险我肯定入,档次就选最高的,每亩交150元。”接着,老蓝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我现在多交点,万一真遭了灾,就能多赔点”,“家里几亩地,也就交几百块钱,现在农村日子也不错,不差这几百块钱,出去吃顿饭还得百来块钱呢。”

  座谈会的高潮还得算郭主任被果农团团围住,问题不断的时候。

  一农妇好不容易挤到郭主任跟前,“我有一个问题,您说要连片的果园才可以入保险,我家就几亩地,我想入怎么办?”旁边一农妇赶紧插嘴到,“要是我想入,隔壁家不想入,那怎么办?”一个老果农凑上前,“我家主要种枣,能入保险吗?”一年轻点的农民趴在桌子上,摊开手中的纸,“郭主任,您刚说的手机号我没记住,您给我写一下,还有,我得跟您反映一下,我们这不光雹灾,风灾也很厉害。”话音未落,从人群中又传来一个声音,“郭主任,您说八成以上算全损,其实有时候两三成损失就算全损了,因为地里的苗都坏了。”

  座谈室,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互助模式值得期待

  其实,郭永利还有另一个身份——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国土农林风险部总经理。江泰主要负责为互助会提供保险技术支持。在从事农业研究几十年的郭永利看来,互助保险才是最适合中国农民的。

  相比较商业保险,互助保险有其自身的优势。以互助会为例,一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据了解,互助会的风险基金由农民筹集的互保费与政府按1∶1配套的保费补贴共同构成,单独立账、单独核算;如果本年度互助金有节余,将滚入下一年度,逐年累积形成果树风险基金,这有别于保险公司办理农险的账务处理方式;二是倡导农民互助。农业保险专家刘恩正称,“互助保险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是一体的,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保险节余积累起来成为全体会员的共有财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这是互助的显著特点。”三是损失评定公开民主。互助会规定,损失评定将由协会专家组现场对损失金额进行民主评定,解决了农业保险定损难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