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买方卖方均无热情 航意险电子化与纸质有何区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7:24 解放日报

  陶 言

  据本刊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航空意外保险正在迈开电子化的步伐:目前,约上海70%的机票代理点销售电子化航意险,取代传统的纸质保单;自去年10月电子化航意险首先在北京试运行以来,如今已有国寿、人保、平安等28家保险公司签约电子化航意险项目;随着春节旅游、探亲人数的大幅增加,电子化航意险销售有望迎来投保高峰。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不论是电话订票、还是直接去代理点购买,大部分销售方都会询问是否需要航空意外保险,并可以在指定范围内选择所愿投保的保险公司。但在网上定票的渠道,并没有明确提示有电子化航意险可供购买。在国家税务总局监制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上,除了印有“票价”以及“机场建设费”和“燃油附加费”之外,右下角专门有一栏“保险费”。一旦旅客购买了航意险,电子机票行程单右下面“保险费”一栏内会印有旅客支付的保险费。在行程单的使用说明上,还专门就保险费进行说明———保险费是指购买电子化航意险所支付的费用,电子化航意险适用条款为保监会公告43号“航空旅游意外伤害保险行业指导性条款”,旅客还可登陆指定网站查验航意险真伪。

  航意险实施电子化投保无疑为旅客带来了方便,但其发展仍面临两大瓶颈。

  首先,代理销售点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有人致电携程、春秋等大型机票代销机构,接线人员对电子化航意险具体定义、与传统纸质保单相比有何优势等问讯,并不能解释清楚,只能简单地询问是否需要保险?事实上,电子化航意险能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实现投保人信息与乘机人信息的统一管理,避免发生信息错误的情况,同时被保险人数据将在系统中保存3年,能随时查询。

  其次,电子化航意险仍未摆脱投保率不高的尴尬。数据显示,2005年沪上有10家保险公司经营航意险,2006年减少为7家;航意险保费收入也从2005年的2800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2200万元。记者在人民广场周边的旅行社和机票代销点随机采访了5位市民,竟没有一位表示会在定票的同时购买航意险。有市民说:已经购买了卡式意外险,涵盖了飞机出行的风险,而且保障期限为1年,自己可以指定生效时间,比航意险

性价比高得多。由此可见,航意险虽然初步实现了电子化,但仍需直面其他更为灵活的综合意外险的挑战。

  保费20元的航意险本是保险公司的“香馍馍”,沪上的保险公司曾不惜以巨额入场费在机场设立销售专柜,但随着大量交通工具综合意外险的出现,航意险在保障方面逐渐失去优势;加之机场、中介渠道等代理费用一路走高,导致保险公司已几无利润,因而保险公司对航意险的销售热情已大不如前。现在航意险虽然在销售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若要考虑长远发展,看来急需要突破上述的两大瓶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