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价格远超国际水平 追问中国保险定价缘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0: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曲哲涵

  大多数人对保险避而远之,“价格高”是重要原因——

  ●降低保费的“突破口”有二:完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下大力气降低经营费用成本;把预定利率等“定价权”交还给市场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险公司必须控制经营费用,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压缩成本,最终降低保险价格,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他的话讲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近年来,保险产品花样翻新,代理人踪迹遍布街巷,可大多数人仍对保险避而远之.究其原因,“价格高”是重要方面.数据表明,在投保年龄、交费期限、保险期限等条件对应一致的情况下,香港、加拿大的定期寿险费率分别为我们的55%、40%左右;香港、美国的分红型寿险费率分别为我们的60%、70%左右,加上人家收入高出我们一大截,相形之下,保险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真还属于“奢侈品”!

  中国的保险为啥贵?原因很多.拿寿险来分析,定价因素主要为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和预定费用率.在我国,预定利率是个“死标准”,由监管部门控制.而预定死亡率,由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核保水平低,并且不愿采用新生命表,也被人为地维持在“高价位”.同时,预定费用率也在连年攀升——产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从2005年的97.5%上升到2006年的102.7%;靠“人海战术”打拼市场的寿险公司,营业费用从2005年的269.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40.2亿元,致使费用支出的增幅高于保费增长速度14.7个百分点!如此一来,保险产品焉能不贵?

  如何压低这三“率”,降低保费?专家认为“突破口”有二: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下大力气降低经营费用成本,让利于民.随着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完成股改、上市,中国保险业基本确立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于行业内.比如:部分国有控股公司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依然存在,企业花钱大手大脚,“跑、冒、滴、漏”俯拾皆是;一些公司风险管控不力,数据失真、报表不实、赔案造假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国有控股公司薪酬体系尚不科学规范,高管人员的责任权益并不对等,即便业绩平平乃至管理不善,动辄数百万的高额年薪仍是照拿不误……凡此种种,亟须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管,加以改进.

  其次,要把“定价权”交还给市场,使这个杠杆能灵活、有效地发挥作用.让有力的价格竞争打破保险业人为维持的以高预定死亡率定价的“规则”,激发他们加强内控、发奋图强的动力,激活他们创新产品、服务普通大众的能力.目前,监管部门对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和定价仍实行直接干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做法维护了市场稳定,促进了有序竞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客观条件的变化,价格保护制度日渐暴露出制约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等问题.监管部门有必要设定时间表,循序渐进,在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上,改革产品价格监管制度,进一步取消对定价的直接干预.

  专家们预言,未来5至10年,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期.想挖真金白银,保险业必须拿出诚心和决心来,而千方百计让保险降价,使之成为实惠的“大众消费”,尤为关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