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上海保险交出2006年数据报告 外资寿险势头凶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10:55 解放日报

  作者:纪云飞

  有关部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保险2006年交出一份较好的答卷:全年保费收入407.04亿元,同比增长22.01%,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7.22%;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01.84亿元,同比增长23.77%,高于全国同期增长水平。同时,在沪保险公司由年初的67家增加到年末的71家,保险机构持续增加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险市场进一步分化,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寿险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国寿、平安两家公司继续保持了高市场占有率,外资寿险渐显威力,多数外资寿险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推动外资寿险市场份额由2005年末的17%上升到2006年末19%。

  外资寿险增长势头猛

  在寿险市场上,国寿和平安经过一年的角逐,国寿保费收入终于以1.2亿元的微弱优势保住了市场第一的位置,这主要得益于团险和银保的发展,特别是银保业绩的走高直接拉动了国寿业务的飙升。但在内涵价值更高的个险业务上,平安则以高出23%的市场占有率领先于国寿。

  太保寿险保费同比增长58.9%,超过友邦升至第三位。友邦以个险业务见长,近20%的个险新单增长率、稳定的个险续期使其长期稳坐上海市场第三的交椅。但在2006年,友邦增长乏力,同比仅增长6%;太保寿险各渠道均实现稳定增长,个险新契约自6月来稳步攀升,团险增幅更高达138%。最终,太平洋人寿以5.7亿元的总保费优势胜友邦一筹。不过,友邦在个险业务上仍然占据优势,市场份额为15.6%,而太保寿险只有2.93%,这成为太保寿险持续发展的“短板”。

  2006年,外资寿险的整体增幅明显。如信诚人寿上海分公司实现个险保费收入6863万元,同比增长240%;中德安联人寿依靠万能险的火爆,实现同比增长216%,个险业务突破1亿元;联泰大都会人寿则在银保业务上实现大突破,银保收入近1.6亿元,比去年同期整整高出1亿元;专营投连险的瑞泰人寿在上海投连险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5%;中意人寿也在银保市场收获了1个亿的保费。

  产险市场进一步分化

  人保、太保和平安毫无悬念地占据市场前三位,总市场份额为58%。人保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在企财险、家财险、车险的保费收入中均占首位,市场老大的地位难以撼动。从全国看,平安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太保,但在上海市场,太保产险第二的位置仍比较稳固,车险、企财险业务稳定,并在运输险和建、安工(?)险等领域表现突出,市场份额比平安多出2.2个百分点。随着不少新锐公司的“杀出”,尤其是对业绩见效快的车险市场的争夺,市场排名正发生微妙的变化。其中中华联合的车险市场占有率为13.95%,虽然是市场第四,但与太保和平安相差不到2%。在运输险、人身险、责任险等方面,东京海上日动、美亚等公司都有不错的表现,东京海上日动运输险市场份额为15.35%,与第一位的太保仅差0.14%。

  2006年房贷险的退保潮直接影响到一些产险公司的年终成绩,曾经排名沪上第四的天安保险的房贷险保费为-6889万元,直接导致其总保费收入排名跌出前六。不过,人身险增长又给产险发展带来了新意,2006年上海意外险同比增长63%,短期健康险同比增长500%多。大地保险依赖于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的发展,其排名直接跃升到第五位。美亚、华安、太平等公司也加快了对人身险业务的开拓。在2006年车险赔付率高达56.39%的情况下,人身险因赔付率低,为产险盈利带来的想象空间。

  2006年,产险掀起了增资扩股的高潮,通过增资扩股能提高公司本身的资本实力、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平安产险在10月完成了增资扩股工作,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6亿元增加到30亿元;大地保险首次增资也于年底落实,注册资本由10亿元扩充至17.2亿元;中华联合以及安邦、都邦等“新秀”也在着手增资扩股的工作,或通过股东支持,或通过社会公募,谋求壮大自己的资本金实力。这将进一步分化现有的市场格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