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解读吴焰:他将以何种管理风格领军未来国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16:0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在有关吴焰即将主政中国人寿的传言盛嚣尘上的时刻,以吴焰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团队是否能带领中国人寿进入新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格局,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寿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也许,透过吴焰主政中国人寿股份一年多的过往经历,可以看出这位国寿新领军人物的未来端倪。

  积极进取时代的倡导者

  相对于一般国企领导者保守被动的管理风格,吴焰无疑是中国人寿积极进取时代的倡导者。2006年,吴焰上任伊始,面对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市场份额失守的被动局面,异常坚决果断地提出了定点超越的战略举措,明确指出不仅要在三大关键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实施超越,还要在规模和效益等诸多指标上实现超越。据悉,该战略的推出,一扫人寿老化之风,一改业内对中国人寿传统国企的看法,各家公司纷纷加大对中国人寿的关注和研究力度,甚至有些公司制定出类似的市场策略以应对国寿竞争。不少同业作出这样的评价:中国人寿,这位业内最大的雄狮,已经开始苏醒。

  毫无疑问,积极进取的强势竞争态度也使中国人寿上下的发展激情全面提升,中国人寿的“定点超越”战略开始发挥作用。以上海为例,2006年中国人寿在上海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2006年,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业务发展迎来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其当年全年保费收入达78.01亿元,同比增长12.89%。其总保费收入、首年期交保费、风险型业务及投资管理费收入均达到了总公司指标的111%。

  截至2006年年末,中国人寿占上海寿险市场份额为26.18%,比第二位平安人寿高出0.41个百分点。而在2005年年末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首次超越平安人寿时,差距仅仅为0.01%。这对于长期落后竞争的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实属不易。

  资本运作时代的推动者

  和其他保险企业纯粹的资本运作不同,据内部人士透露,吴焰在公司内不同场合讲话中都反复强调,中国人寿作为最大的寿险公司,资本运作要坚持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要主动承当社会责任,这是中国人寿资本运作包括资金运用的主基调;三是要真正透过资本运作,让保险业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据

证券行业人士透露,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吴焰尚在
资产管理公司
期间,其所领导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为稳定当年困境中的
资本市场
,作过积极的贡献。而其时,其它保险公司的逐利性显然占了上风。

  吴焰主政中国人寿股份的一年多,则被业内称之为中国人寿资本运作的苏醒期,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基本上都是由他领衔而为。尤以收购广发行为甚,据了解,在中国人寿收购广发行事件中,吴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前,“广发行重组”迟迟未决,其中折射着多重力量较力,甚至有美、法政府背影显现。但中国人寿不仅以闪电速度进入广发行,并且在银行的经营上拥有话语权,不得不让中外投资者刮目相看。而这与吴焰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

  改革创新时代的发动者

  中国人寿传统国企的特点,一直为业内所诟病,这也是吴焰上任后面对的首要难题。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保险业,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据人寿内部一位老员工透露,吴焰一改传统国企领导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上任后马不停蹄地和公司内部员工座谈、沟通、交流,很快在内部提出了“积极进取、整合转型、创新超越”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在公司内部大兴改革创新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经过一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公司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据一位分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吴焰上任后,给中国人寿带来了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发展战略更加清晰,上下目标一致;二是发展激情更加高涨,从以前的要求发展到现在的我要发展;三是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公司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推进,使基层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为确保中国人寿从深层次解决发展面临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一个名为制度运行评估的处室已经开始在公司发展改革部内部成立并开始运作,该处的核心职能,就是对公司的制度运行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公司制度的趋向与公司战略和核心战略举措保持一致,从体制机制上为确保中国人寿的长期成功提供基础保证。据了解,类似制度运行评估的战略性基础工作在业内尚处于空白,在国外,部分顶尖级的国际企业也只是刚刚涉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