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解密保险大省江苏的成功档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3:05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张兰

  2006年,江苏省保险金额达8.76万亿元,为历年来最高。全省共有16.04万个企业、94.09万个家庭、9880.92万人次获得保险保障。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范围也扩大到25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1077万人,占全省农村居民的28%

  “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保费收入记录每年都以100亿元的增加额持续刷新。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江苏省的保费收入再次历史性地跨越了500亿元大关。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江苏共实现保费收入502.83亿元,同比增长14.9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费总量占全国8.9%。

  突破最多的一年

  江苏省为何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蝉联全国保费规模冠军呢?

  据记者了解,继2006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江苏省政府在9月15日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保险工作的汇报。9月26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保险工作会议,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江苏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成为了江苏保险业发展突破最多的一年。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方面,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农民保费补贴力度明显加大,淮安市从原来的10个乡镇试点扩大到16个乡镇,苏州市种植业承保种植险面积从40万亩扩大到200万亩。在责任保险方面,江苏逐步在全省或部分地区实施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煤炭开采、危险化工行业雇主责任保险等。在制度建设层面,江苏省保监局与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完善江苏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意见》。江苏保监局还与省教育厅、财政厅、信用办、人行南京分行联合下发了《江苏省大学生信用保险助学贷款办法》,首创以10%的国家补贴用作保费补贴的新模式。

  提升“安定指数”

  保险业务的发展,保费的增收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江苏省保险金额达8.76万亿元,为历年来最高。全省共有16.04万个企业、94.09万个家庭、9880.92万人次获得保险保障。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范围也扩大到25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1077万人,占全省农村居民的28%。

  与此同时,责任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给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充分的保障。2006年,江苏保险业共支付各类责任事故赔款1.8亿元,同比增长42.78%。全省目前有2000万人次参加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还有2200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商业健康保险,全省个人养老、健康保险保单已达3860万份,养老和医疗保障积累准备金1128亿元。商业保险已成为老百姓解决养老、看病问题的重要保障。其中,全省有10个地市的72000余名优抚对象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服务。

  值得强调的是,治安综合保险使老百姓安全感增强。自镇江市开办了“治安保险”以来,该市的参保村次达到951个,参保率约为43.5%,覆盖30万户家庭。治安保险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治安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高达98%,镇江市更是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优秀城市”。江苏保监局局长李劲夫说:“目前我们正在总结镇江经验,以苏州市为重点试点地区,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四个着力”打造保险强省

  尽管500亿元的保费规模令人欢欣鼓舞,但不可否认的是,保费规模只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中众多参数中的一项。正是有了如此认识,江苏保险业在关注发展速度与规模的同时,同样重点强调了保险业的发展质量。

  按照江苏省的规划,到2010年,江苏省保险业务总量比“十五”期末翻一番,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保险深度提高到4%左右,保险密度增长一倍以上。设立3至5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建成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功能作用更加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的现代保险业,使江苏省成为全国保险创新能力、防范风险能力、管理服务能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李劲夫告诉记者:“2007年,江苏保险业将继续大力发展保险业务,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扩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保险为“三农”服务水平,加快养老、健康、责任保险的发展。二是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开发更多适合江苏区域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升保险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着力加强行业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不断推进诚信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四是着力打造保险强省,更好地为江苏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