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有社保医疗客户购新版健康险可打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05:40 深圳特区报

  以“有病赔钱,无病还本”为卖点的返还型健康险已退市

  医保客户购新版健康险可打折

  编者按

  去年9月,中国保监会颁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并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这种俗称“返还型”健康险要全部退出市场。

  新年刚开始,记者从市场上发现,随着上述险种的停售,多家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更新产品,多项新版健康险也陆续亮相,新险不仅更加注重保障功能,设计更加人性化,使市民购买得更实惠、更省钱。可以说,功能更加纯粹的单一健康险正在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新险形式多种多样

  据了解,由于去除了生存给付责任,新版健康险产品将回归健康保障功能,各保险公司在1月1日前都已停售原来的返还型健康险,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险的需求,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组合形式的新版健康险产品,使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深圳一些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对于新单业务,已确定以组合销售作为原则,继续保持短期健康险在开拓新单业务中所扮演的“敲门砖”角色,对于销售个人健康险产品,将采取与长期保险产品组合销售的原则。

  记者从深圳国寿获悉,原来国寿住院定额给付

医疗保险、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A款、B款三个短期健康险只是附加险,但新改革后,这三个险种都成为了主险,可以单独投保。

  不过,国寿人士表示,虽然这些产品是可以单独购买的,但如果只是单独投保以上险种,需要对被保险人进行体检,体检费由投保人承担,而且最高承保限额较低,如国寿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A、国寿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B最高承保限额为10000元。因此,保险公司建议投保人最好和其他产品组合购买,那样手续相对简单,投保额度也可以提高。

  有无社保区别对待

  以前,保险公司推出的医疗险产品在定价、销售时,并没有区分投保人是否有医疗保险,但在理赔时却区别对待,因此经常造成理赔纠纷。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健康险相比,新版健康险普遍区分了有社保和无社保的人群,定位更加明确,并且更多地考虑填补社保的空白。

  也就是说,今后,投保人购买医疗险时,有社保和无社保享受到的“待遇”将有所不同了,有社保的人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样保障的医疗险产品。如泰康的“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对有社保的人群,其投保费率就较低,保险公司报销其社保以外的医疗费用的90%;在保障范围上,新增加了被保险人住院前及过程中,因为同样病因在门诊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也可进行报销。

  平安人寿有关人士表示,新版医疗险最大特点是按照客户是否拥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分别设计了不同产品,如果被保险人拥有社会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的情况发生变化,也可随之转换医疗险合同。如李先生30岁,工作稳定有社会医疗保险,购买平安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B款。一年后,李先生因工作变动暂时不再享有社会医保,届时他可以将平安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B款转换为A款。

  同时,不仅补偿住院期间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费,社保外的自费药品也能报销一部分。如信诚人寿新推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就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升级。这种住院医疗保险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外药品费”利益,不但补偿患者住院期间合理支出的、保障限额内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费,还针对社保外的自费药品,分别给予社保人员600元/次、非社保人员200元/次的费用补贴。

  业内人士表示,享有公费医疗和社保的人与未享有公费医疗和社保的人,二者对健康保险的实际需求是不一样的,与社保制度接轨,更加符合消费者实际医疗消费习惯。

  价格有所下调

  随着健康险市场“变局”,价格成为了一个直接而明显的变化,由于剔除了有关生存给付的责任,今后,功能更加纯粹的单一健康险的价格将会有所降低,这对于那些收入不高而又希望得到健康保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保险公司也从原来根据被保险人年龄每年调整一次费率改变为按年龄段调整,使投保人在每个年龄阶段支付的保费金额更加均衡。而对医保市民和非医保市民也有所区别,有医保市民的费率,要比非医保市民费率低10%左右,如平安人寿的新版健康险同为20至29岁的市民投保,享受了社保医疗,年交保费143元;如没享受社保医疗,年交保费159元。

  同时,各家保险公司的新版健康险还“各具特点”,如平安人寿推出的新型健康附加险,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多买有优惠,该保险按份数销售,从第二份开始每份价格仅为第一份的50%,这意味着投保者购买的份数越多,每份的平均价格就越低。以一位30岁男性为例,购买份附加住院费用保险(B),第一份保费为292元,从第二份开始每份价格为292/2=146元,平均每份价格仅为194.67元,仅相当于第一份价格的66.67%。

  明确“保证续保”

  记者了解到,以往保险公司往往会对作为附加险的健康险采用一年一核保的方式,当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出现问题了,保险公司第二年就不会进行续保,这种作法,就有可能发生被保险人在最需要保险的时候失去保障的现象。

  不少市民反映,如果保险产品有“保证续保”或者在规定期间内续保的条款,就可以不用担心以上这个问题了。而记者从多个新版健康险上看到,多家保险公司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升级,增加了保证续保功能。比如,有的保险公司就设定了5年的保证续保期,即客户从投保开始,五年内无论健康状况好坏都会一直拥有医疗保障,而如果被保险人连续投保或续保每满5年,经保险公司重新审核并同意继续承保,则保证续保期间再延续5年。

  保险专家提醒投保市民,在选购保险时要注意条款,以往有些健康险产品虽然不明说保证续保,但在操作上却将其视为默认,只要投保人不提出不续保就视作同意,每年照扣附加险保费,而且还随着年龄变化上调附加险保费。所以,选购健康险时,市民对于如何续保的细节,一定要问清,而保证续保年限越长,对客户的利益也就更有保障,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客户健康时有保障,生病时反而失去保障的尴尬局面。

  专家建议

  要按需投保

  面对越来越多的健康保险产品,市民应如何挑选最合适自己的保险呢?对此,保险专家表示,深圳市民在选择健康险时,根据自己的身体及财务情况而“按需而定”,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在计划投保时,先选择基本型的医疗保障,以保证基本的医疗支出得到保障,再选择重大疾病保险,然后再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投保及确定保额,一般原则是每年花在医疗保险上的费用是年收入的7%至12%,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二是在新险种推出后,年轻人可选择纯保障型的单一健康险,以较低的保费先换取高额医疗保障,待工作稳定与收入宽裕时,再适当购买附加投资连结的保险或综合类险种,而成家立业、拥有稳定收入的人,则可考虑在购买纯保障型健康险的同时选择一些具有投资功能的其他险种,形成保险

理财组合,从而可以既得到健康保障,又获取理财回报。

  三是不能以保费作为最主要选择标准。对于现在许多市民在投保时,往往很简单地用保费高低作为选择的标准。保险人士表示,保费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其保障范围大小不同。如有的意外医疗险,只管急诊费用,但同是一种险,在保额相同的前提下,有的则可负责全程的医疗支出,保障越多,保费自然要高一些。所以,看清保障内容才最关键。

  四是消费者投保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特别要注意责任免除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再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理性购买。而且,在购买任何的保险产品时,都应如实地填写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病史以及其他需告知事项。

  业内人士表示今后随着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的公布,保险术语行业标准的出台等,新的健康险产品将会不断推出,消费者今后的选择余地将更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