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皮曙初:汽车保险市场整治掠夺了谁的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11:42 新浪财经

  文 皮曙初

  我一直有一个怪诞的想法:正如物理学上能量-质量守恒定律一样,经济生活中的资源-财富也是遵循守恒定律的,换句话说,社会的总财富其实并不会增加,而只是在资源与财富间作各种形态的转移,或者在财富的所有者之间不断流动。

  因为存在着这种“守恒”,我们每天所进行和面临的各种经济活动,其实并不能说是创造财富的活动,而只是争夺财富的活动。有时,我们是在与我们的竞争对手争夺财富;有时,我们则是与我们的子孙争夺财富。这是一个在长期里、整个资源与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的假定。

  而在短期内,也会有这样的“守恒”关系。我们最为直接的印象就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不断地用各种手段与对手争夺“稀缺”的社会财富,于是形成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在即期财富即定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对财富的拥有,就是另一部分人对财富的丧失。这便使我感同身受于一句网络名言:“彻底的市场经济是无耻的。”

  我最近对某市的

汽车保险市场作了一些采访。这是一个保险经营者-保险经销商-消费者三方争夺利益(财富)的市场,很明显地,目前这个市场上的争夺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状况。有些部门正在试图探索整治的徒径,结果带来的是不断升级的“口水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富”是如何流动的。

  机动车辆保险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主打产品,其保费收入一般占到财产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六成以上。也就是说,财产保险公司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商品。

  但事实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车辆保险的经营都并不景气,多数情况下甚至是亏损的。国内市场的亏损率更高。这其中的原因,首先当然是由车险的性质所决定:赔付率高。看看汽车的事故率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保险公司常常戏称他们是“赔本赚吆喝”。对于这样一个市场很大的

蛋糕,谁都不愿意放弃,即便是亏损经营,庞大的保费收入仍是保险公司积累自己资本的主打产品。在保险资金运用放得比较开的市场上,保险业务自身经营的亏损是可以通过资金运用的收益来弥补的。

  但在国内保险市场上,亏损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保费收入流失了,流失到代理人的手中。

  国内保险业更注重于保费收入而疏于效率。一段时间以来,财产保险公司的营业分支机构为扩充业绩、抢占市场,竞相提高回扣率,用畸高的返佣来“收买”车险代理人,引起车险市场的恶性竞争。保监会对此早就有过规定:机动车辆保险代理手续费不能超过保费收入8%。但是这一规定常常形同虚设,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支付的

新车保险代理手续费,普遍都达到55%左右,甚至高达百分之六七十。

  这是个什么概念?假设一个被保险人缴纳4000元汽车保费,他如果在保险公司直接投保,保险公司就收入4000元,而如果他在代理人那里买,保险公司实际收入就只有1800元了。而“大头”竟进了别人的腰包。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的费率标准是根据大数法则下的赔付率来确定,也就是保费总收入在理论上是等于他的赔付总额加上经营管理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对保险公司来说,赔付额是不能减的,保费收入的大量漏损就带会带来巨额的亏损。

  畸高的代理手续费使保费收入大量流失,给各财产保险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财富”的流失让保险公司认识到是自偿“恶果”。于是就有了他们自发的所谓规范市场的“同盟”。一位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对我说,这叫做“解铃还需系铃人”。

  在一些城市经营车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结成的这个“同盟”被称为“新车保险中心”,即设立一个办理本各保公司新车保险业务的类似于“保险超市”的经营平台,所有公司都在这里集中办理新车保险业务,而暂停了新车保险的全部代理业务。

  整治的具体操作法是:在“中心”这个固定地点可以自由选择险种、选择保险公司投保的集中服务形式,就是一个市场化的“保险超市”。在这里,险种齐全——所有财产保险公司的所有新车险种都在这里“展销”;信息透明——各公司的车险险种、条款、费率资料全部展示于中心大厅,客户可以现场获取充分信息,客户与保险公司直接沟通,获取正确资讯,避免误导;自愿选择——投保人自愿选择保险公司、保险险种,严禁任何强制或误导行为;直接销售——各公司新车营销部在中心直接销售车险保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

  但对车险代理商来说,这简直是一招釜底抽薪之举,自认为与保险公司有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代理商们,一下子被砍去了一笔庞大的收益来源。

  保险同业协会的调查是,有九成左右的新车保险都是通过代理人卖出去的,在这些代理人中大多数都是汽车销售商。他们一方面通过汽车市场形成对新车保险客户资源的垄断,所以当他们谙熟了“代理技巧”之后,就联合起来通过各种手段向保险公司要价,使8%代理手续费的“防线”无法维护。另一方面又利用从保险公司转移获得的这笔丰厚利润,给被保人一些“恩惠”。“打折”、“返点”等等这些优惠活动在车险市场上是很普遍的,让消费者也偿到了甜头。

  斩了代理人的利益,也就意味着断了消费者的甜头。不能打折了,保费交多了,大众更关注的是这一变化,于是,本来由保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便都拿出了消费者来说事,就有点让人看不清、道不明了:难道市场整治“掠夺”了消费者的利益吗?

  但是,只要看到消费者的这个利益是从何而来,就能知道这个利益从何而来了。保险公司经营车险,就是为了盈利,可是他还没有盈利,就被代理人“抢”走了大块蛋糕,而消费者只是受到了这个抢得的蛋糕上被切下来的一小块。而为了这一小块,消费者要付出的是什么代价呢?从个人消费者来说,没有。但从消费者整体来说,却是他们所购买车险产品自身的风险加大了。因为保险公司的经营越来越困难了。

  这就是在前面我所说的财富其实并没有变,只是在三者之间的流转,虽然有一部分流转到消费者手中,但是一旦大部分都流转到了第三者(中介)那里,那么供给者和消费者都会受到长久的损失了。这就是市场混乱所带来的恶果。

  因此,我以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扭转人们以往的思维习惯。一旦市场回归到一种理性思维,人们自觉接受了这样一种游戏规则——车商或其他代理该得的就要得到,不该得到的就不应该得到;保险公司该给出的就要给出,不该给出的就不给出之后——或者说实现了利益在供给方、消费方及中介方之间均衡的流动,各家保险公司应该依靠各种规范的代理业务,把手脚伸得更远。

  说得更为直接一点,保险公司本来就是一个企业,以盈利为目标,在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以,整治市场维护自己的市场利益是他必然要去做的,选择直销的方式还是选择代理的方式就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了。

  (作者申明: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与所在媒体无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