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保险资产管理内涵与外延探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5:38 中国保险报

  □陈东

  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作为新生事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所关注的焦点。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在业内还没有清晰的界定,甚至还与“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公司资产的管理”发生混淆和误用。笔者认为,准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对保险资产管理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可小觑。

  保险资产管理与保险资金运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和“保险资金运用”是同一概念,但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将暂时闲置的保险资金用于投资或融资,以获得收益,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笔者的考证,“保险资金运用”一词很可能源自日本的“保险资产运用”,后被我国的保险业所引用,解放前国民政府颁布的保险法中正式使用这个词,至今在台湾省也一直沿用。在英语国家则称之为“Investment by insurance companies”或“Investment management for insurers”,翻译为“保险公司的投资”或“保险投资”,实际上与“保险资金运用”是同一意思。

  但“保险资产管理”则略有不同,它是指通过独立的专业投资机构所进行的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保险资金受托投资管理方式。在发达国家的成熟金融市场,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是极其重要的现代金融业务。通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也早已是保险业的惯常做法。我国自2003年以来,保险业相继成立9家

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对保险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和专业化运用。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保险资产管理特指通过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所进行的保险资金运用。

  保险资产管理与保险公司资产的管理

  另一种说法认为:“保险资产管理”等同于“保险公司资产的管理”,这种理解也是不到位的。“保险公司资产的管理”是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全部资产的运用和管理的行为总称,自保险公司出现那天起就存在,但“保险资产管理”是最近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其关键的区别在于:“保险资产管理”不仅管理保险公司的资产,而且还管理非保险公司的资产,即所谓的第三方资产。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非商业保险性质的第三方资产一般来源于社保基金、

企业年金、共同基金和慈善基金等。目前在我国,中国人寿、华泰两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企业年金资格后也开始了第三方资产的管理业务。

  由于第三方资产管理的收入来自于相对固定的管理费,它的出现是对保险公司传统的“直接承保——资金运用”的盈利模式的一次革命,产生了类似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费用收入(fee-based income),有效地抵御了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给保险业所带来的风险。欧美国家保险资产管理的第三方业务已获得较大发展,以欧洲为例,2005年,法国安盛投资第三方资产占比达到了44 %,英国标准人寿管理的第三方资产占比达到25%,而第三方管理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

  保险资产管理的定义昭示了其蓬勃的发展前景

  从上述分析不难归纳出,保险资产管理是指通过独立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所进行的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保险资金以及第三方资金受托投资管理方式。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趋势下,按照保险资产管理的准确内涵和外延去发展这一全新的保险子行业,必将对提高保险业的投资业绩和盈利能力,构建保险业新的赢利模式,提升保险业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增强保险业的核心

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实现对保险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和专业化运用,是“十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在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制度性改革举措。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67万亿元,其中85%以上的保险资金是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受托管理。实践表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后,构建了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和决策体系,培养了专业能力较强的投资团队,大幅提升了资产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率,增强了保险行业的竞争实力。来自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自2004年以来,保险资产管理的收益率节节攀升,而且通过保险资产管理的保险资金回报率要显著好于保险公司自主运用资金的回报率。

  应该看到,目前保险资产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保险资金不断地提高委托保险资产管理的比重,第三方业务的逐步开展,保险资产管理还将呈现方兴未艾的勃勃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中国保险业的做大做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