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陈伟
作为意义深远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成功启动了社会保障体制的根本变革。然而,如同在经济领域的其他改革一样,一段时期以来,社保改革中逐渐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先是上海社保基金弊案,紧接着浙江的社保“挪用”案发。11月23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抽查的社保金审计结果,社保基金违规问题金额总计超过71亿元。而社保个人账户的“空账”也高达8000亿元,并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
触目惊心的结果已经动摇了民众对中国社保体制的信心!由于诸多流弊都来源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
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登记、投资、发放等都是由政府全面负责。尽管中央政府的目标是以省为单位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大量地区的养老金制度仍然是以市为基础,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了巨大的社会保障债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在绝大多数地区,养老金的支出已经超过了缴费,出现了赤字运转。可以预期,如果现行的制度设计继续保持,未来的赤字状态将继续恶化。即使采用国有资产的变现补充缺口等手段,因为其不具有持续性,从长远来看,也不是最优的制度选择。
而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方面,目前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更是漏洞百出,在财政压力和投资冲动下,社保基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隐蔽通道早已建立,上海社保基金弊案就是典型的代表,从审计署的调查来看,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
鉴于目前社保制度的弊端,未来采用以金融投资为基础的投资式个人账户制将是一个较好的制度选择。目前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的缴费比例非常高,企业的缴费比例是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8%。相比之下,根据哈佛大学费尔德斯坦和利伯曼两位教授的测算,尽管比例略有差异,只需要4%~8%的养老金缴费比例,投资式的社保体系便能为每个参加养老保险的工人提供相当于退休前工资35%的养老福利。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急剧衰竭,在下一个15年,在岗工人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有预测将从3∶1下降到2∶1,在这个意义上,投资式个人账户的可持续性优势将显现出来。
同时,由于投资式账户实际上是对缴纳保险金的个人实实在在的财务承诺,因此将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会使更多的人自愿参与到体系中来,因此也会相应扩大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面,贯彻了社保政策的初衷。更重要的是,投资式账户的制度选择在实践中必然会引入专业的投资机构来参与社保基金的管理,政府部门的干预将会被逐步弱化,危害极大的社保基金的“挪用”也因为“防火墙”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事实上,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已经迈出了历史性一步。11月2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最终确定联博、普信、瑞银等十家国际投资管理机构,分别为社保基金海外股票、债券和外汇现金产品投资管理人。 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增加以及国内机构投资者的逐步壮大,中国甚至可以不必等到金融体系非常完善就可以发展社保的投资式个人账户制。国外的经验表明,如果运用得当,社保基金的投资还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养老基金在许多企业扮演着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对促进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不无裨益,这个经验,中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革似乎也可以借鉴。
此时,中国经济发展良好,财政充裕、储蓄率高、外汇储备多,这一切已经为社保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反思之时,我们更应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改革机遇!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