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失去投资功能是否还值得买 更能体现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0:31 南方日报

  返还型健康险将于明年1月1日退市,这不仅意味着消费者习惯将健康险当作投资理财方式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显示了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保险回归保障功能的决心。但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保险产品中注入理财功能,不仅老百姓喜欢买,保险公司也可趁机扩大市场份额,何必非要回归保障功能呢?而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保险没了投资功能,还值得买吗?

  保险公司观点

  回归保障是回归理性

  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企划部负责人陆建明

  保障更能体现保险价值

  保险本身具有双重特性:保障与

理财。而保障更能体现保险的价值和职能,为保险之本。保险的基本职能就是损失补偿和分散风险,因此,与投资型保险产品相比较,保障型产品不仅体现了为个人服务的角色,更是突出了保险公司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因此,从长远来看,保险回归保障,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更有利于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服务。

  近年来,分红投资连结型保险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与所处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股市连年低迷,央行屡次降息,老百姓闲散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投资型保险成为他们的理性选择,也就形成了近年来寿险保费收入的超高速增长,如去年出现的“万能险”井喷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此同时,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泛滥,与国人长期养成的重投资轻保障的习惯密不可分。一般而言,寿险大多为储蓄型保险,而意外险、医疗险等保险则属于消费类型保险,因为消费型保险不具备储蓄功能,很多人抱着投出去的钱如果没出事,就再也拿不回来了的心理,在买这类保险时总是心有不甘。但消费型保险却是以低保费获取高保额,这种以小博大的做法,正能体现出保险的保障价值和意义。然而这种高保障的保险方式因为没有储蓄功能,更没有投资收益,并不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事实上,先做好个人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再进行投资,才是最科学合理的理财方式。而保险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保障功能,如果在投保时,以投资为首要目的,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太平人寿广东分公司运营部喻泽洋

  片面注重投资回报太浮躁

  我国保险业在最近10年取得了蓬勃发展,在发展速度及保费规模的增长上都超过发达国家。但过分的扩张,超常的发展,同样也埋下了隐患。保险公司为了开发市场,过分迎合客户的片面需求,过于注重开发投资回报类产品(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降低了开发保障类产品的力度,使市场出现了畸形繁荣。

  目前,国内保险市场投资型产品过多,与国人对保险的消费观念及保险行业对消费者的引导有关。一直以来,国人对保险的理解存在着误差,保险是可以保人的老、病、死、残等,国人则将这些责任期望于国家、政府,认为这些应该是国家承担的,而不应是个人来承担的。随着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国人对此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受此影响不同。

  其实,保险首先是一种消费品,其次才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工具。现在,国人对金钱的心态比较急进,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付出,一定要求短期内见到回报。对购买保险也是一样,如果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可能就不会投保,片面注重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而不考虑其保障性。

  保险公司正是看到消费群体的这种需求,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产品开发上注重迎合客户的片面需求,开发的产品以投资类为主,过分强调投资回报性。这样又给保险公司带来了经营风险,为了达到承诺的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必须提高资金的盈利率、提高保险产品的费率等。

  躁动的市场、不理性的消费者、急进的保险公司,不仅伤害行业、也伤害客户,有的消费者买了投资型保单,出了事故之后,应当得到的保险赔偿却寥寥无几。因此,保险回归保障,是监管层希望通过引导市场回归理性的一种办法。而个人理财则应该通过

股票、基金等综合投资得以实现。

  消费者声音

  投资型保险保障更全面

  广州某电信公司职员魏先生不买保障型保险是怕索赔难

  工作一年多,我的那点存款就一直放在银行。前不久,一个做保险代理的通过朋友找上我,给我推荐了一款健康保险计划,我一看,条件还不错,生病了可以赔钱,没病了到一定年龄还可以把本金退给我,就买了一份。

  但如果保险没有投资功能,仅仅具有保障功能,我是肯定不会买的。说句实话,虽然买保险不多,但我对保险的印象一直不太好。我老家的父母有辆车,一出了点小事故,哪怕是200元钱,都要自己跑到保险公司办理,一趟至少要花上小半天,很麻烦;有时车在马路上出了点小事故,保险公司的人总是磨磨蹭蹭才来,还不如双方私了省事,你说老这样保险买着还有什么用?还有就是保险员卖保险时,往往会给出很多承诺,但一旦出了事,理赔时才会发现不是先前说的那么回事。

  广州某国有企业会计杨小姐

  买投资型保险心里更踏实

  三年前大学刚毕业时就有人向我推销保险,我没有接受,原因一是财力不允许,二是我感觉有些卖保险的人对你死缠烂打,搞得自己对此很反感。

  我的一个好友在一家外资寿险公司工作,从她那里我了解了很多保险知识,也看到很多有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在从事这项工作。去年,我开始考虑为自己购买一份保险,但由于为结婚的琐事忙碌,一直也没细心研究。朋友为我制订了一套养老附带大病医疗的险种,我觉得对女孩子还是比较合适的,就买了一份。

  我属于不太会理财的人。所以我购买投资型保险,用最合理的支出购买一份保障心里觉得更踏实。

  其实,我对购买保险一直心存疑虑:买了保险,就意味着每年会有几千甚至上万的保费支出。十年、二十年如此支出,假设若干年后每月收入降到1000元钱,那时的1000元会有多少购买力呢?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如此长的缴费期内,社会怎样变化?收入提高多少?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建成什么样子?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也许专业人士看了这些问题会觉得可笑,但这的确是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担心的问题。

  专家视角

  

北京大学保险系教授孙祁祥

  产品适销才能诱发购买行为

  日前,北京大学保险系教授、知名保险学专家孙祁祥撰文指出,“投保意识”源于“保险意识”,但有了“保险意识”却并不一定就会有“投保意识”。人们是否能够形成积极的“投保意识”,取决于对保险印象的“好”与“坏”。

  孙祁祥分析,从实践来看,“好”与“坏”印象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自身体验”,二是“口口相传”。例如,一位消费者购买了保险,获得了他所期望的效用。这个效用体现在他可能发生了保险事故,获得了保险赔付,换句话说,这位消费者具有了积极的保险意识,这是从“自身体验”所获得的。再假定另一位消费者从来没有购买过保险,但他从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媒体的报道中获得了有关保险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果是前者,这位潜在的投保人可能就会产生购买保险的欲望;如果是后者,则投保人的想法就可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

  然而,假定消费者形成了“积极的保险意识”,并且也产生了积极的“投保意识”,但却发现很难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保意识”也并不必然产生购买行为。

  由此看来,“投保意识”对保险的购买是否具有“诱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两个要素:其一,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的赔付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大灾大难之后,人们的“投保意识”就得到了提升,即使像在美国这样一个保险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例如,像9·11、卡特妮娜飓风等人祸天灾之后,人寿保险与财产保险的需求都会大幅度上升。其二,保险公司是否能够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果这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消费者的“投保意识”就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对保险公司而言,构筑合理的保险购买行为的“诱致物”是何等重要。

  见习记者 孙君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