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最有力的砝码”上汽 安邦新政核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 17:2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袁满 北京报道

  实施国际化的管控模式,将车险定位为核心业务的安邦财险正在进行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变革。

  6月,安邦车险新政全面推行,力推直销、核保集中、管理扁平化、提高第一现场查
勘率……安邦正在从销售、理赔、内部管理等多个环节挤压成本,将以往被侵占的利润重新收回自己的囊中。

  “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安邦财险某位高管点明要害。而在产保结合背景下诞生的安邦财险,其股东上汽集团无疑是博弈中最有力的砝码。

  直销:压缩中介成本

  国内保险公司70%以上的车险销售都依赖代理商,在“渠道为王”的潜规则下,车险业务大约30%的利润被中介代理商吃掉。

  安邦车险新政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中介成本。

  方案在去年10月召开的“怀柔会议”确定。安邦领导层决定将公司业务分为五大渠道,即:直销部、渠道部、直代部、公司业务部和销售部。其中,渠道部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向4S店派驻店员,以减少手续费支出,降低销售成本。

  没有人会无端出让自己的利益,安邦与4S店主的博弈在2005年年底展开。但凭借一项“经销商成长计划”,安邦巧妙地借助股东上汽集团,将单纯的手续费博弈转变成了双方的共赢。

  一个基本事实是,目前4S店的店主除了能够从

新车销售上获取利润,更大的利润来自售后维修、配件销售、保险手续费收入等。而售后维修部分中,30%到35%的利润来自保险事故车的维修。

  “这就像一杯水就那么多,先喝几口还是后喝几口,都是一样的。”曾在4S店工作过的夏先生表示,车险前期手续费收入的减少,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获取保险事故车的维修来补足。

  更深一层的利益合作在于,安邦的控股股东为上汽集团,旗下通用和大众两大品牌车的销量占据市场1/3的份额。与安邦实现紧密合作后,4S店将在汽车销售以及配件获取上,得到强力支持,其中包括提车的优先权、汽车贷款支持以及配件的价格优惠等等。

  得到这些成长计划支持的 4S店,虽然在车险手续费上的收入有所下降,但却可以在销售、维修等层面做大,并获取总量更加可观的利润。

  在北京,某4S店在与安邦进行全新合作后,其上汽通用品牌的汽车销量已超过达世行,位列市场第一。

  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通常汽车损失险价格是汽车价格的1.5%左右,而汽车经销商可以获得保费15%的手续费,但卖出一辆车却可以获得最高6个点的利润。”

  安邦与4S店的合作新模式对于竞争对手的打击是沉重的。据了解,在某些4S店加入安邦的“经销商成长计划”后,其以往的合作对象某大型财险公司营业部的业务基本瘫痪。

  到目前为止,安邦已将自己的驻店员派到了数百家4S店中。“这些店员的薪酬采取底薪+按件提成的方式,因为是在4S店坐等客户上门,佣金自然很低。”安邦人士说。

  上汽集团品牌的4S店约有1000余家。而安邦的目标是要将车险驻店员派到1000家4S店中,上汽品牌并非其惟一的合作对象。

  显然,如果没有上汽集团这样的强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做后盾,在汽车产业链上进行利益重新分配,安邦很难摆脱中介代理商对销售渠道的掌控。

  理赔:挤压道德风险

  业内公认,车险盈利有两道坎:一是销售中介手续费,二是理赔环节的道德风险。中国保监会披露的理赔水分高达20%;汽车行业则流行着保险

汽车维修毛利50%的共识。

  当前,投保车辆出险后,多数保险公司要么直接通过4S店定损;要么由顾客开到维修厂后,通过保险机动人员定损,很少可以做到事故现场勘查定损,这为骗保制造了机会。

  依照国际经验,现场查勘是防范骗保的最有力防线。于是,安邦决定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新近计划分批投入3000辆查勘车用于事故现场的鉴定。首批700到800辆车将在6月下旬投入北京、上海等8座重点城市。

  这些车将分布城市道路交通的各个区域,客户出险后拨打安邦服务电话,安邦人员就会在承诺的时间内达到事故现场。而第一现场查勘将成为定损的重要依据。

  曾在4S店工作多年的夏先生表示,通常3000元维修成本以下的事故要占到保险事故车的约80%。第一现场查勘的推行应该可以压缩十几个点的理赔水分,基本解决道德风险。

  据了解,安邦此次投入的查勘车有君悦、桑塔纳、乐风等不同档次的车,但皆为上汽集团品牌车。安邦高管透露,总投入高达3到4亿元。

  管理:扁平化

  从今年6月1日起,安邦开始推行核保集中这一国际通行的管控模式,将原本分散在各地分公司等各级机构的核保环节交由总公司把关。

  “这样一来,省级分公司、市级分公司(即中心支公司)、县营销部……传统的分层核保机制被打破。”安邦某高管透露,“这些机构将被划分为更小的核算单位,借助互联网优势,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直接接受总公司的考核管理,在降低公司管理成本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

  开业一年多以来,安邦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37家省级分支机构,现在安邦把这些省级分支机构下属的机构以一定保费规模为标准(西部地区保费1000万,长三角地区保费5000万,),划分为数百个核算单位,直接开展业务,而这些机构将同时享有省级分公司的财权和人权。

  节约内部经营成本的另一方面是公司

竞争力的增强。通常保险公司车险经营成本是通过总公司——分公司——中心支公司——营业部逐级递减下拨的,结果造成利益的损失,投保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成本清晰、责权利清晰,总公司可以更直接地进行量化考核。”安邦某高管如此评价安邦内部管理的新模式。

  安邦将节省下来的中间成本转投向一线营销团队。按照公司考核标准,三级机构的负责人可以拿到保费3个点的收入,“如果保费收入达到2000万,同时业务赔付率在一定标准之下,那么就可以有60万的年薪收入。”该人士说。

  当前车险业务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有的财险公司已连续几年压缩车险业务比例。背靠上汽集团的安邦自信地将车险定为核心,车险业务占比高居80%。或许,安邦的管控模式可以为国内车险业务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