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 > 正文
 

寿险产品退市成销售策略 盲目跟进不可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13:56 解放日报

  从去年末,某寿险公司一款分红险就不断传出停售的消息,可停售日期却至今没有定下来。在百度网上输入该险种停售的关键词,281篇记录中,最早的停售时间为去年12月15日,该寿险广州分公司某业务员的网站在3月初也刊登了其即将停售的消息。然而,直到截稿时,该险种还没有退市。记者打客服电话询问,客服人员告知:还没有接到正式停售的通知,只是原来三年期缴变成了五年或者十年缴。

  然而,在停售消息迟迟不见定论的同时,这款保险自传出停售的消息后迄今,却销量惊人,上海地区1月至3月销售总额达到1.7亿元,其中3月的销售额高达9000多万元,同比增幅超过700%。

  退市成销售策略

  为何只听到停售的“雷声”,不见停售的“大雨”?说穿了,不过是一种销售策略罢了。类似情况,近年来并不少见———每逢某险种说退市,就会出现一个销售高潮。一家中资公司上海分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透露,一般来说,公司各个险种的销售情况都是比较稳定的,在内部销售排行榜上的位置也比较固定。但是每当有险种退市,该险种必然会掀起一个销售热潮,甚至一举荣登榜首,这已经成为保险销售的一个“惯例”。

  据说,“退市营销策略”还真有推动作用。孙志(化名)做营销员不到两年,对“退市营销策略”却颇有心得。他说,在刚刚入行的时候就有前辈指导,要学会利用险种退市促成消费者购买。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一到有什么险种要退市,主管和经理就会组织培训,鼓舞士气,让组员抓紧机会捞“最后一桶金”———只要联系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利率险种的停销,再配几句富有煽动力的话就能把单子谈下来。有时候为了提高营销业绩,就算没有退市,也会用这个幌子来吸引消费者。他认识的一个同行基本上让自己公司所有的险种都“停售”了一遍,有些险种更是停了一年都没停掉。孙志说,“偶尔也有穿帮的时候,不过客户通常也就是一笑置之,说几句罢了。”

  退市的险种未必好

  一位从业近十年的营销员告诉记者,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各保险公司相继停售一些高利率的险种之后,消费者就有“停掉的险种都是保险公司亏本的险种,买得越多越划算”的心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营销员稍微推一把,就有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加之有些新保险公司在开张时,会推一些有

竞争力的险种吸引消费者,而这些险种很快都会停售或者调整费率,如去年信诚人寿的不少健康险销售不到半年,费率就大幅度提高,而且比例都在100%以上。更加深了消费者这种思维定势。

  业内人士指出,险种退市是保险公司综合衡量各方面因素的结果,如利率浮动、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销售情况等。有些险种推出后因市场反应冷淡所以退市,消费者不能单凭退市就断定这个险种“划算不划算”,而轻率决定购买与否。而且退市的险种保险公司也都会推出新的产品来替代。就像中国人寿“鸿鑫”还没有停售,其后续产品“国寿金鑫两全保险(分红型)”1月3日就已在北京上市。

  专家提醒消费者,面对险种停售要理性。保险在发展,产品的新旧更替是正常现象,只有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对营销员,不可说什么信什么,要学会辨别真伪。而且口说无凭,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一旦发生纠纷,最后吃亏的只能是消费者。遇到此类事情,消费者不妨多方核查一下,如可以打个电话到保险公司客户服务部予以核实。

  林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