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投资渠道放开 保险资金是否已准备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8:46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张兰

  保险资金规模日益壮大而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近年来,保险监管机构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放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然而,在监管机构应众多保险机构要求将投资渠道逐步放开的同时,各保险机构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渠道的放开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当初预想的收益。在保险资金间接投入基
础设施的闸门即将放开之际,保险机构的一贯自负让监管机构焦虑难当。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在日前举办的保险资产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诘问各保险机构:面对日益放开的投资渠道,你们准备好了么?

  2006年初,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已获国务院批准。保监会目前正在对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规则拟定广泛征求意见。当李克穆问及一家保险公司投资总监对这两项投资新渠道的研究是否进行了准备时,对方告诉李克穆:“没问题!我们对这些非常了解。”在未作任何调研的情况下便如此“自信”的回答,这让作为监管者的李克穆压力感骤增。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保险资产管理未出现大的问题,保险资产投资收益也比前年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样的成绩让很多保险机构沾沾自喜。然而,这样的结果并不代表我国保险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保险资产的稳定收益。恰恰相反,我国保险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异。跳出中国保险业自己的圈子,将保险资产管理工作与金融其他领域的资产管理相比,与国外同行甚至是国外金融资产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保险资产管理水平用“婴儿期”来形容似乎并不显得自轻。

  过去,我国保险资金大多投入了固定收益的产品。然而随着低利率时代的来临,保险公司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否则投资收益将难以冲减保险经营性的亏损。对于中国的保险机构而言,保费的迅速增长和过去较高的利差损也需要新的高收益投资品种来对冲风险。因而,无论是从国际经验看还是从中国保险业本身的需求来讲,进一步开放投资渠道以及投资

证券化必定是中国保险投资的趋势,而且保险投资渠道的进一步开放能够促进各保险公司投资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然而,在投资渠道逐步放开的过程中,日益放大的风险也不可避免地潜伏在了中国保险业的背后。面对投资渠道的放开,我国的保险机构不仅仅要看到渠道放开后带来的市场利益,更应在召唤新渠道的同时做好防范相应风险的准备。据李克穆介绍,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异常复杂。以一个小型机场建设的投资项目为例,国际上的工程咨询公司通常要组建大型专家团队,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勘查和研究,才能够得出投资结论。但我国的保险公司在一味要求拓宽投资渠道的同时却未树立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这难免让人感到不安。

  一位保监会官员告诉记者:“过去,保险业的投资仅限于存款和债券,两者从本质上都是利率工具。并且过去的投资方式就是简单的购买持有,在二级市场上的运作也不多。但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保险业今非昔比,投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技术和经验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中国保险业不仅面对着与国内的银行、证券业的合作,也面对着同国外机构的合作和竞争。在过去,很多发达国家都主张要靠投资盈利为主,然而近年来在国外金融市场也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在利率不断下调,低利率长期持续的现状下,投资收益不能抵御产品的经营风险。如何在市场转型的关键时刻从容应对是我们目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保险业采取了诸如上市、国有公司的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的改革等措施。保险监管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投资是保险业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很多保险机构却满足于日益增加的保费收入,忽视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对保险资产管理的潜在风险更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更新理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我国保险资产管理水平不仅是保险监管机构在新的一年里的重点工作,更是各保险机构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所必需做的准备功课。

  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各保险机构还要不断提升资产管理的技能。来自监管机构的官员说,投资渠道去年放开了

股票,今年又放开了基础设施,这两者都是超级难题,而我们现在很多管理人员认为自己“门门通”,不对市场进行仔细地分析和调研。由于低利率的持续,不开放投资渠道是行不通的,然而渠道开放的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技能,这就要求管理者在更新理念的同时迅速提升管理水平,学习相应的技能。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则化、国际化。传统的经验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面对新情况,中国保险业是否能够在市场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迅速更新理念,能否实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不断提高盈利水平,这些都有待于市场的验证。在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每位管理者是否都能够扪心自问一次:你准备好了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9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