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保险发展关键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4:47 解放日报 | |||||||||
2005年上海保险业持续发展,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里,新增了近十家保险公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年里,寿险业扭转了负增长,业务结构良性发展;这一年里,团险、养老险市场对外资开放,新险种不断涌现……在此,我们选取反映上海保险市场发展的关键词,记录这些变化。 寿险实现正增长
自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寿险调整业务结构,压缩分红险,个险等效益型业务发展跟不上。负增长态势连续了20余月,直至今年8月底,上海寿险保费收入实现增幅为0.20%,走出负增长的阴影。虽然只是微增,但也显示寿险业结构性调整有了好的转机。此后几个月,一直保持正增长。据上海保监局最新消息显示,截至11月底,上海寿险收入222.33亿元,增幅为6.12%。 中外资保险交锋 外资保险在上海市场的份额一路攀升,从今年1月底的10%增长到11月底的17%。上海市场最早对外资开放,目前已有外资保险公司20多家,是国内外资保险机构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外资保险竞争最为充分的市场。虽然中资保险依然占据市场的老大地位,但外资保险已表现出冲劲,在险种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有新意,如瑞泰人寿主营投连险,友邦个险业务增长强劲。 挖角大战 上海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不仅表现在业务上,还表现在对人才的争夺上,公司高层和营销员都处于高速流动状态,从老的保险公司流向新开业的保险公司。今年,上海地区的合众人寿、天平车险、中国人民健康险等掌门人都来自同业保险公司;一线的营销员也变得奇货可居,甚至出现专门的跳槽队伍,哪里给的佣金高就流向哪里,上海地区已有5000多营销员发生了公司变更。 股东变动 今年沪上几家保险公司发生了重大的股东变动,一是安联大众的中方股东易主,大众保险退出,中信信托接受49%的股权;二是太平洋寿险引进外资,凯雷携美国保德信金融斥资4.1亿美元购入太平洋人寿24.975%股权;三是日本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以5亿元人民币获得天安保险24.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些变动为几家保险公司的后续发展增加了活力。但也有刚开业的公司因股东对于经营策略等意见不统一,导致业务无法开展,如国信人寿。 团险之争 去年12月11日,团险对外资开放,外资保险公司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太平洋安泰等公司很快就拿到了第一单业务。但外资保险在市场拓展中发现,团险并非遍地都是黄金,在大项目的争夺上,不具备价格、资源等优势,而且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又将外资保险排除在外。于是,外资保险开始转向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推出了不少有特色的险种,中宏人寿为此专门进行了中国中小企业员工福利保障调查。中资保险也不愿放弃中小团险市场,太平洋人寿专门开发了五人团险。 健康险专业化 今年5月,平安健康险公司在上海开业,12月,中国人民健康险上海分公司也正式开业,这拉开了上海健康险专业化经营的序幕。健康险是风险保障型业务,投保人群规模、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利润多寡,这就要求保险公司改变单纯注重保费规模和投资回报的经营模式,按照经营特点和规律,进行专业化经营。不过,平安健康险开业后虽在管理模式、产品开发做好准备,但至今还未有业务进帐。 万能险降温 11月,上海保监局发布了关于投保万能险的9条提示,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直接引发了万能险在全国的监管;12月份初,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万能保险销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为对国内万能险市场的销售活动进行规范,要求万能险在销售过程中明确说明收益率、个人帐户的实质等,避免误导。火热发展的万能险被浇了冷水。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万能险保费收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5倍多,占上海保费的6.4%。 新生命表 新生命表将于明年实行,成为寿险公司定价参考表,这将使人寿险产品定价更加科学,但并不会引起价格的大幅波动。不过,沪上一些保险业务人员利用新生命表做噱头,宣称新生命表启用后,寿险产品价格将大涨。对此,有关监管部门和各保险公司应加强宣传、引导和自管、监管力度,防止误导和欺骗行为。 马飞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