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扮演金融混业排头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8:14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曹海菁 资金的逐利本性总是金融混业的最大动力之一,保险资金也不例外。2005年新春伊始,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政策的实施配套文件,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至此取得实质性突破。而在整个2005年,真正跨入证券市场大门的保险资金一直扮演着冲破分业藩篱尖兵的角色,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孕育,我
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保监会有关权威人士日前在一次保险资金运用研讨会上“泄漏天机”:“保监会正在积极推动各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研发并推出自己的投资产品,这些产品将按照保险资金管理的需要设计。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摘掉‘保险’的帽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 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揭示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我公司三步走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即先管理母公司保险资产、而后接受保险行业内保险资金的委托管理业务、再通过开发金融产品管理行业以外的金融资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增至4家,另有5家正在筹备,保险业已逐步在债券等固定投资收益类投资产品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过形式各样的金融产品管理第三方资产,同样是国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重点。目前国际上一些主流的依托于保险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非保险类第三方资产已经占到总资产的15%甚至更高的水平。而他们所设计的产品也是种类繁多,如:为大型机构委托理财服务的产品、公司型基金产品、零售基金产品、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直接投资产品和保险基金产品等等。 不仅要通过资本市场使得保险资金保值增值,而且要通过资本市场吸纳、管理第三方金融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定要成为横跨银、证、保三个市场的“三栖部队”。 孕育中的保险基金公司 一直以来,对于公募基金这样一块“肥肉”,保险业还是无法吃到。每年旱涝保收的巨额管理费是保险公司设立基金公司的最大动力,早前业内就曾盛传平安保险在积极运作,准备收购一家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并引入新股东,设立合资基金公司。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由于人才储备的制约,通过收购的方式拥有一家质地较好而规模又不是很大的基金公司是较好的选择。 但是对于保险公司设立新的基金公司,目前的法律障碍仍难以逾越。按照《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也有人认为,如果通过保险公司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来发起成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绕过《保险法》的禁入规定。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对基金公司股权占25%以上的主要股东条件有明确限定:主要股东必须“持续经营3个以上完整的会计年度,公司治理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完善”、“最近3年在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以及金融监管、自律管理、商业银行等机构无不良记录”、“最近3年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是国内最早开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也不过持续经营1年多而已。看来保险基金公司要想顺利诞生只能特事特办,如同去年保险资金容许直接入市一样由国务院特批。 面对翘首企盼的保险业,多数基金经理们担心,凭借保险公司在全国的营销机构、庞大的保险营销队伍,一旦保险业准入,必定会对整个基金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 全面实施保险资金全托管 一般的理解,把钱放在自己兜里是最安全的选择。但随着保险资金操作市场的不断拓宽,“全托管”成为必然的选择。 按照中国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开展保险资金全托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要求,保险资金全托管工作于2005年9月启动,5-10家中小保险公司将首先试点保险全额托管,10月底完成试点公司的实质性托管工作,年内完成30家公司试点工作,2006年年底前实现保险资金全额托管,2007年年底前实现保险业全行业全过程托管。因此2006年将是“全托管”任务最艰巨的一年。 根据《通知》的要求,保险资金全托管工作将分为全过程托管和全金额托管。全过程托管是从保费收取开始,按照不同保险产品,分别开设账户、快速上划,逐级归集总公司托管账户,统一调度资金、统一资产配置、统一投资运作、统一收益分配的过程。全金额托管是将现阶段保险公司总部统一归集的资金,包括尚未委托和已经委托投资的全部资产,实施第三方独立托管。而保险资金全托管业务主要包括托管范围、托管流程、托管服务和管理监督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托管范围”包括投资资金、营运资金和全部投资资产;“托管流程”包括托管银行的选择、账户的开设和资产的转移等;“托管服务”包括资金清算、证券交割、资产保管、会计核算、资产估值、绩效评估、信息报告等;“管理监督”包括合规性监督、风险预警、协助监管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有权的见不到钱,有钱的没权调用。 “安全性”一直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特性之一。保险投资渠道丰富之后,原有的资金流动屏障被打开、保险资金运用呈现跨国界、跨行业、跨币种等特点。资金“活了”相对风险也在加大,必须依靠诸如“全托管”这样的新制度和机制来解决。而就在“全托管”政策出台之后,保险公司和银行再度进入“蜜月”期。11月18日,投下直接入市第一单的华泰保险公司再次率先于工行签署了协议,拉开了“全托管”序幕。 除保险资金之外,今明两年银行加快进入保险业的趋势同样是金融混业经营的新亮点。早先,银行在内地设立保险公司,大多通过香港子公司迂回进入内地。总部位于香港的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将其深圳分公司升格为全国性的财产保险公司,交通银行也以总部在香港的子公司交通保险为班底,酝酿内地的保险公司。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也已经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而银监会对此表示支持。可以预见的是,2006年我国保险主体市场上有望出现一支“银行系”保险公司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