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10:24 解放日报 | |||||||||
当前,中国保险业经营者面临一大困惑,高速增长的中国保险业近两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有些地区的寿险业出现负增长。老百姓对保险的指责越来越多,保险业经营环境似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刚刚起步的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经营理念问题、保险产品问题、经营体制问题、经营管理模式问题、效益问题、环境问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怎么正确看待、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成了解开困惑的关键。中国老百姓的保险意识是提升还是倒退这是认识目前保险经营环境好坏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老百姓对
中国保险业发展面临困境还是机遇从客观来看,中国保险业处于历史最好发展阶段。1979年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中国的保险费平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现有保险企业管理资产额度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保险经营主体超过100家(包括在筹建的),保险中介机构超过1000家,保险从业人员和代理人员超过200万。短短二十五年,实现了多少代保险人的梦想和追求。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无疑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最好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可忽视另外一个指标:中国保险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远远没有被开发,中国的保险市场被国际誉为“未开垦的处女地”。现有的8%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至少拉动保险业15个百分点的增长。银行人民币储蓄余额13万亿中,至少有5万亿元有保险可以满足的需求。中国的体制改革,沉积下来的巨大历史欠帐,如养老、医疗、健康、意外等,保险都可以大有作为。这些保险的基础性资源,吸引了众多国际保险巨头,他们利用WTO贸易协定原则,纷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的经营者,应面对保险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发展中国的保险事业。可以这样认识:这是一种民族责任,是中国保险人的一种发展机遇。保险市场转型是保险经营者的抉择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保险也不列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粗放型的保险经营模式,以保险费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明显不符保险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解决了保险企业的生存矛盾之后,应该彻底转变这种原始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因为当前保险市场上所表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源都表明:现在的保险生产关系落后于保险业的发展,某些地方甚至阻碍保险业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实现保险市场的转型。把现有的粗放型以保费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风险技术型的以效益为中心的保险经营模式。只有抓住了保险市场初级向比较高级市场转型这一主要矛盾,现有市场上的种种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中国保险市场转型,还应该充分注意到中国区域保险市场的差异。中国地大人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别。明显的级差经济给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同质问题。保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直接的经济要求,价值观很强。要实现保险市场的科学发展,必须区分不同性质和不同阶段的保险市场。这是市场转型的一个基础性要求。保险市场简单可分为沿海较发达市场,内地欠发达市场和西部不发达市场。所以整个保险市场转型,应该首先在沿海较发达市场开始,成熟后实现梯度转移,这是一种科学发展态度,内部转移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面对转型、历史责任、机遇与挑战,保险经营者现在应该作出抉择,正确看待暂时的困难,慢慢走出困境。要认清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实现保险市场的根本转型。要用先进的保险理念,先进的保险技术,创新的保险服务,让社会和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保险的风险保障,方能使中国的保险业市场快速红火起来,确保健康、持续发展。 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徐文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