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运祥:建设小康中国与中国保险业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9:22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小康中国的典型特征主要有四个:一是人民普遍富裕;二是中产阶层扩大;三是“三农”问题缓解;四是社会保障改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保险业的振兴和繁荣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发展空间大。现阶段,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2004年,我国保险
———覆盖领域广。当前,我国保险业在县域保险、责任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领域的发展很不充分。我国县域地区商业人身保险投保率仅为大中城市的六分之一;责任保险在非寿险业的占比不足4%,全球平均水平为15%,一些发达国家高达50%;我国年金保险刚刚起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企业年金普及率为50%左右,荷兰、瑞士、英国等国家企业年金规模超过GNP的70%;2002年我国医疗费用总支出超过5300亿元,其中个人负担比重约61%,超过3000亿元,同期商业健康险保费为321亿元,约占个人负担部分的10%,占全国医疗费用总支出的6%。 ———经营收益压力大。近几年,国内非寿险承保利润率3%左右,投资收益率3%左右,股本回报率5%左右;而国际可比非寿险上市公司承保利润率为8%左右,投资收益率7%左右,股本回报率11%左右;国内寿险投资收益率4%左右,股本回报率7%左右;而国际可比上市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10%左右,股本回报率14%左右。因此,我国保险企业盈利能力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增多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保险企业与国际可比同行在盈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会有所减小,改善效益状况的压力很大。 ———企业素质要求高。从人均产能看,2004年我国保险业人均保费16.8万美元,而美国为41.8万美元;从准备金提取情况看,2004年,我国非寿险公司平均比例为22%,同期国际同行平均水平为144%;从资本充足度看,近年来国际可比非寿险公司平均资本杠杆率在1.5倍以下,而中资公司在2倍以上,如果按照1.5倍的标准测算,我国非寿险业资本金缺口在100亿元以上。从资金运用看,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率为65%左右,国际可比公司为90%以上。从业务结构看,2004年,我国非寿险业务占比25.2%,寿险占比74.8%;全球非寿险占比42.4%,寿险占比57.6%,其中,工业化国家非寿险占43.5%,寿险占56.5%,新兴市场非寿险占39%,寿险占61%。 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我国保险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确立一个目标———发展战略目标。未来15年是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全面振兴,实现更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在速度与规模上,未来15年我国保险业应实现并保持1.5至2倍于GDP的增速,即年均10.8%至14.4%的持续增长,按照中间值12.6%测算,到2020年,我国保险业保费规模将达到2.88万亿元,保险深度8%,达到2004年全球平均水平,保险密度242美元,为2004年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在质量与效益上,应形成协调平衡的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保持承保有利润,资金运用有效益,股本回报率努力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在发展模式上,应形成市场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方式科学、企业制度规范、经营管理高效、企业文化先进的现代化保险业发展模式。 (二)抓住一项重点———突出“三农”保障。发展“三农”保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中国保险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农”保险,关键是发展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县域商业保险和农民合作保险。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与巨灾风险基金,建立商业保险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机制,通过技术、服务和网络,支持农业保险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县域商业保险的重点是农村医疗、农村养老和农村财产保险。关注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费率低、保障适度的商业健康保险和人寿保险,建立多层次“三农”保险保障体系。根据不同区域农村保险市场需求,为农民量身定做财产保险产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重点发展农民合作型、互助型、共济型保险组织,商业保险主体要努力为这三类保险组织提供人才、产品和技术支持。 (三)实施两大战略———综合性经营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综合性经营战略,是指在我国保险市场全方位开放条件下,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加快我国保险业的改革重组,充分发挥大国保险业的后发优势,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保险控股金融集团,实施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业综合性经营,使我国保险业的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追赶现代保险业发展潮流,在金融保险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有利的发展条件。自主创新战略,一方面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保险业的经营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变革组织结构,完善风险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差异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战略性资本运作,解决我国保险业的体制与结构矛盾,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全金融领域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重组,增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四)开拓三个市场———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企业年金市场,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积极拓展公众责任险、职业责任险、雇主责任险市场,培养具备保险和法律知识的责任险专业人才,提高专业化水平。细分健康保险市场,开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积极开拓健康管理咨询业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企业年金保险契约型运作模式,增加企业年金经营主体,扩大覆盖面,完善信息披露,强化投资监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五)推进四项改革———建立竞争性商业保险市场体系、基础性强制保险体系、现代化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在竞争性商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关键是建设好由综合性保险控股金融集团、专业保险公司、中小保险企业群构成的良好协作分工、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要制定《金融控股法》,规范保险控股金融集团发展;在基础性强制保险体系建设方面,针对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农业和高危行业等保险领域,建立强制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城市农村需要保障的人群;在产权制度方面,构建包括个人股权、机构股权、国有股权及国际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推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在公司治理方面,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真正得到有效的发挥,提高决策效率,提升决策水平,加强风险控制。 (六)强化五项监管———一是准备金监管。尽快实现全行业严格执行准备金管理办法,全面采用精算方法评估准备金,切实提高准备金充足度,准确反映偿付能力状况。二是偿付能力监管。关注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经营风险,关注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市场风险,遵循审慎原则,加强对认可资产、认可负债的审核,实行动态风险监控。三是市场行为监管。加大力度处理保险市场上存在的恶性价格竞争、高返还、高手续费等违规行为。四是资本充足率监管。建立以风险为基准的资本标准监管体系,提高行业资本充足度。五是信息披露监管。建立公开透明的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披露机制,推行保险企业的信用评级,定期披露各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确保被保险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本文系作者11月25日在“中国保险与小康中国”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