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忧:养老金账户小变动 退休生活大影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10:39 《理财周刊》 | |||||||||||||||||||||||||||||||||||||||||||||||||||||||||
文 本刊记者/佟琳 陈婷 文前提要:最近,一则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变动的消息将“养老”这个看似遥远的沉重话题一下子推到了年轻人的面前。尽管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以填补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但显然,它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此,它将切切实实地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养老金收入将远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退休后如果要维持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还需要自己筹备一大笔资金,而这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开始进行个人的财务规划。 在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眼里,养老似乎是遥远的事,甚至许多人还天真地认为,退休后国家每月发养老金,不是照样过日子嘛!可在最近,一则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变动的消息却将“养老”这个看似遥远的沉重话题一下子推到了年轻人的面前。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公开表示,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尽管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以填补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但显然,它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此,它将切切实实地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关于养老,真的应了一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解决社保“空账”问题 “显然,这次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调整是为了做实个人账户。”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丛树海教授对我国养老金制度了然于胸,他解释说,1992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之初,就着力于解决“没有积累”转向“慢慢积累”的问题。但由于历史积累很少,采用的“现收现付”制度和“统-账结合”模式。但随着退休人口的增加,企业负担的加重,即使企业缴纳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作社会统筹,填补亏空,仍然不够用。于是,个人账户的一部分资金也被挪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使用,因此,个人账户账面上虽然数额没有减少,但实际上是亏空的。也就是说,实际运作过程中,不但没有实现积累,而且出现了“空账运营”的问题。” 丛树海同时表示,由于长期以来人口政策的失误,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我国赡养率越来越高(赡养率=退休职工/在职职工),根据他曾参加过的一个课题组计算的结果,预计2005~2010年我国赡养率已经达到了国际临界点25%,2040~2045年整个赡养率将超过45%。若不能解决好“空账”问题,今后将可能出现支付危机。 要解决“空账”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的统一意见是“做实个人账户”。然而“做实个人账户”的现金从哪里来呢?这是一个大难题。首先,不可能再增加企业的负担了,现在企业要缴纳40%多的各类社会保障金,已经不堪重负,就算要增加空间也已经相当小;第二,也不可能再提高个人的缴费比例,个人目前实际缴纳“六金”,分别是养老保险8%,住房公积金7%,医疗保险金2%,生育和失业保险金各0.5%,总计18%,再增加缴纳比例,难度相当大。所以,劳动保障部根据东北试点的情况最终提出了将个人账户缴费比例由11%转为8%的方式,原来由企业缴纳并转入个人账户的3%全部转入社会统筹,不再存入个人账户。 对不同年龄、收入人群影响各不相同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可以在不增加个人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慢慢将个人账户做实。但是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会造成有多大的影响呢? 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称,改革绝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标准不会降低,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再出台其他的配套措施,这项改革使得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比例减少了3%,将直接造成今后退休后每月养老金的减少。 根据本刊的一个简单测算,在假定工资增长平均每年保持5%的速度、通货膨胀率平均3% 等几个前提下,对于一个今年22岁参加工作的普通白领来说,如果月收入为4066元(注“2004年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2033元,假定为2倍),那么改革前,他在60岁退休时每月所领取的退休金为10510元,而此番改革后,他每月所领取的退休金只有8391元,两者相差2119元。每月减少20%的退休金收入,这可绝不是能让人忽略不计的。 从本刊对改革前后养老金变化的测算中还可以发现,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状况的人群来说,此番改革的影响各不相同,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是对目前已经退休的人来说,由于退休后个人不再缴纳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部分不再变化,同时他们的“过渡性养老金”水平也已经固定,所以不受这次改革的影响; 二是对于当前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水平、即将退休的“中人”和“老人”来说,由于可用于养老金累积增值的年限已经不长,因此,新规则调整对他们的影响较为有限; 三是年纪越轻受影响越大。同样收入的人群,离退休时间越远,改革对养老金的影响也就越大。尽管看上去减少3%的幅度很微小,但由于今后可用于积累的时间越长,加上“时间的魔力,复利的魔力”,年轻储蓄下来的每一笔资金都有可能在未来获得巨大的增长,因此结果也有巨大反差的; 四是收入越高的人群,受影响越大。同样年龄的人群,收入越高,改革前后的落差也就越大。因为收入越高,单位缴纳3%的绝对数额也就越大,而一旦这部分划入社会统筹,就使得高收入者的退休金向社会平均的方向倾斜,由此造成养老金占退休前收入的比例下降,从而影响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于大多数正处旺年、勤勉工作的人来说,这次养老金账户缴费比例的调整的确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原先由政府为主承担的养老重任今后将越来越向个人身上转移。因此如果希望退休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享受未来美丽富足的养老生活,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社会保障,那只是最基本的养老功能,必须更多地依靠个人的财富积累,而这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开始进行个人的财务规划。 应及早建立退休计划 一般来说,退休后每月收入能达到退休前每月收入的80%左右,就可基本维持老年基本生活所需,并保证一定的质量了。我国的目标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新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只有58.5%,而根据文后的测算,对于目前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年轻白领来说,今后养老金替代率可能只有30%左右。这表明,如果退休后仅靠养老金,将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或许只能解决温饱,当中巨大的差距必须依靠个人的积累来补足。 一份资料显示,要在退休后维持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需要自己筹备的可能还要上百万元的资金。由于巨额资金一时之间很难得到,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资金积累计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筹集养老金的计划。在国外,养老金被当作一种理智的债务,人们在退休以前处于养老债务的分摊期,而在退休后则进入养老金的消费期。及早建立退休计划可以用较长的在职期间来分摊退休生活的成本,而且还不影响在职时期的生活水平,而如果辅助一些投资工具,长期退休计划的回报将会非常可观。 这个计划应当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收入分析、退休生活设计与养老需求分析以及自筹养老金部分的投资设计。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可以估算出个人工作时的大体收入水平和在退休时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水平;对退休生活的设计,可以推算出个人退休后消费支出的大体数额;最后,根据退休后消费支出的数额和可以领取的退休金数额的差额,可以估算出需要自筹的退休金数额,再结合个人工作时的收入水平等指标所代表的个人养老储蓄的承受能力因素,就可以制定出个人退休计划的理财方案。 与此同时,政府未来也应该出台一些鼓励个人增加养老积累的政策和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丛树海教授就建议说,比如,当年由于教育改革,教育金积累成为普通市民家庭的一大负担,国家特别开放了教育储蓄的免税优惠,类似这样的政策若能在个人养老领域出台,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相关链接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整理/陈婷 居民的晚年生活由谁来保障?在西方国家的经济保障体制中,国家、集体、家庭、个人又都各自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德、美、日等:三者共同负担 德、美,日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强调养老保险是个人的事,国家只能予以部分资助。这类制度下的养老保险以自我保险为主,国家资助为辅,公民个人交纳养老保险金,企业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金,政府福利机构依法拨款和发放。 如德国养老保险金的来源,主要是投保者及其所在的企业交纳的保险金,小部分来自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 在美国,养老金以四种形式出现:政府退休金、基本养老金、福利养老金和储蓄养老金。政府退休金由政府向各级政府退休人员提供,领取者大体上可维持其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基本养老金是由政府向剩下的92%的65岁以上的美国老人提供的,如果退休者退休前的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上,其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约为其原收入的42%,可维持中低生活水平。福利养老金是大企业的雇主向雇员提供的,完全由雇主出资。储蓄养老金是中小企业雇主向雇员提供的,其原则是自愿参加,资金由雇主和雇员各出一半。其中覆盖面最广的基本养老金是联邦政府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获取的,一般也称为工资税。 在日本现行的养老金保险制度体系中,既有政府承办的公共养老金,也有企业主办的企业养老金,还有个人自行投保的个人养老金。其中,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的成为“国民养老金”,其资金来源是政府的基础养老金拨款和被保险人的保险费。 瑞士的社会保险由所谓“三根支柱”支撑,这“三根支柱”即联邦社会保险、职业互助金、个人保险储金,公共保险是所有就业者必须参加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所有就业者都必须按政府规定的同一比例向联邦政府交纳保险金。职业互助金是联邦社会保险的补充,是所有雇主与雇员都必须遵守的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企业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的6%。第三根支柱个人保险储金,是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意愿采取的非强制性的保险措施,是对上述两根支柱的补充。 瑞典等国:国家、企业负担型 瑞典是崇尚平等的高福利国家,瑞典的社会保障被评价为“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几乎无所不包。瑞典公民年满65岁即可领取全额基本养老金,年满63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94%,而且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也无需经过收入情况调查,贫富一视同仁。一般来说,瑞典人领取的养老金相当于其原收入的70%,但瑞典的养老金必须交纳所得税。瑞典养老金的来源中,雇主要缴纳47%的工资税。同时,政府负担基本养老金费用总额的55%。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还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新加坡:企业、个人负担型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于1955年7月建立,它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人员而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在新加坡,每个就业者无论其受雇单位的性质,都在公积金拥有户口,每月要向公积金缴交一定比例的个人工资,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会员年满55岁或永远离开薪加坡时,就可提走全部公积金存款,存款享有与市场利率挂钩的利息。同时,个人可以动用公积金储蓄来买房、看病和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