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保险公司扩张激发人才和市场资源争夺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5: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最近,江苏省常州两家保险公司上演了“全武行”,甲公司人员砸了乙公司的办公场所,原因在于乙公司挖角太甚,甲公司的相当一部分营销员被乙公司拉走,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上演类似的挖角与反挖角的争斗,这次只不过在形式上比较激烈而已。且不去讨论这次事件对于保险企业形象的破坏作用,单从对有限渠道资源的争夺
上,就足以反映出目前保险公司机构快速扩张带来的低效益。

  争抢人才和市场资源去年,保监会新批18家保险公司,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地域限制取消,保险公司像疯了一样开设分支机构。特别是外资保险公司,中宏人寿、信诚人寿、安联大众、金盛、太平洋安泰、海尔纽约、中英人寿……几乎所有的合资公司都在忙着设机构;同样,中资保险公司也不甘寂寞,北上南下,忙着建立新机构,有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新开了六七家机构。保险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受限于指定地区开展业务,一旦闸门打开,便出现开设新机构的报复性反弹。

  开设新机构原本是好事情,市场保险主体增多,能促进竞争,丰富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保险市场的成熟。可没有想到,一开始便乱了阵脚,人才、市场资源成为首要争夺对象。短期内开设那么多机构,保险公司自有人才储备显然不够。因为每家新机构都需要有总经理、部门负责人等一整套人员。而保险业相对独立,跨行业管理比较困难,掌舵者最好能熟悉保险市场,如天平保险开业不到3个月,就把缺少保险经验的总经理换成内行人。之前保险公司数量少,也不注重人才的培养,所以保险人才的数量有限。这样,人才的问题便在新保险机构开业过程中凸现出来,为快速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新开的保险公司只能通过高价向同业挖角。

  保险市场放开之初,人们担心“洋狼”会吞噬保险市场,没有想到,“土狼”也一样可怕。有的新中资保险公司从最高职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到部门中层,再到业务一线人员几乎全取材于现有保险市场。有的地方,老保险公司的整个团队都被挖走,业务受打击很大,怎么能平心静气呢?

  新机构扩张要稳健人才之争是表面的,真正目标是其手中掌握的资源。新公司成立后业务压力很大,股东或者总公司需要短期内见成效,按部就班培养人才、展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显然难以满足需求。所以,保险公司就选择挖人这条捷径。挖来的人都是精兵强将,有市场经验、掌握着现成的或者潜在的客户资源,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业务突破,见到成效。从保监会每月公布的数据看,大多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业务增长很快,原因便在此。

  但是,从整体看,新机构的业务增长效益很低,因为新公司很大一部分业务是从别的公司嘴中抢来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虽然新开业的保险公司业务上都在增加,但是区域市场却没有实现相应增长,原因在于既有业务被分流。新保险公司要挖角、要吸引人必须提供比以前更具优惠的待遇,这个阶段的业务较少考虑风险大小,新公司为保险支付的佣金、薪资等成本都相应提高。

  这种增长短期内可以让新保险公司面上好看,但是已经积聚了一定的风险。首先由于销售成本高,又不能提高产品价格,先期进来的业务将来要赔付或者返还,很容易出现亏损,影响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其次缺少增长动力,由于在业务上较多采用拿来主义,缺少创新,一旦挖来的人用尽现有资源,很容易陷入增长困境;三是人心不稳,现在保险公司依靠较高的费用来挖人,但最终是要考虑公司运营成本的,回到正常经营轨道上,那么答应给被挖来者的回报会降低,既然当初为利而来,现在利益减少,不免出现人员流动。

  当然,并不是说保险公司不要设立新机构了,只是扩张的脚步要稳健一些,不能一味图快,获批设立一家分支机构容易,要实现有效率扩张并不容易。新开保险公司对于人才、对于市场资源的抢占和公司发展需要有长远规划,不要竭泽而渔,而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要维护好市场秩序。在人才培养和市场资源开发上要有创新性,储备好自己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这样才会实现有效益增长。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7月22日 第十九版)

  作者:本报特约作者 马飞孝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