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李嘉诚穿针引线 首长系欲收购中人寿海外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9:5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李嘉诚在首长四方和中国人寿集团之间是个桥梁式的人物。此次,中国人寿(海外)股份公司出售40%股份,首长四方(集团)公司能独受青睐,与李嘉诚的关系极为密切 7月31日,首长四方(集团)有限公司

  (0730.HK,下称“首长四方”)收购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系中国人寿集团全资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海外)”)经延期后的最后期限逼近。6月28日,首长四方宣
布与中国人寿(海外)签订了补充备忘录,将于6月30日到期的独家谈判权延长一个月,以进行尽职审查。

  首长四方的延期收购,给人以遐想,其“蛇吞象”的收购是否出现了变数?据本刊调查,在李嘉诚的支持下,首长四方料已“吃定”中国人寿(海外)。

  首长四方“蛇吞象”

  2005年1月28日,首长四方与中国人寿(海外)签订了一份备忘录,首长四方将出资8亿港元,购买中国人寿(海外)40%的股份。此外,这份备忘录也明确了到2005年6月30日前,首长四方将拥有独家认购权。

  中国人寿(海外)是中国人寿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专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新加坡提供人寿保险业务,中国人寿(海外)也是目前中国港澳地区最大的国有人寿保险企业。

  首长四方董秘曾如铁向本刊透露,首长四方收购的是中国人寿(海外),包括其在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业务。

  据本刊调查,中国人寿(海外)的总资产为50亿港元,而首长四方2004年的总资产为4.58亿港元,且此次收购成本为8亿港元,如此“蛇吞象”式的收购会否造成首长四方资金紧张呢?曾如铁向本刊透露,首长四方目前的总资产4.58亿港元,并不完全代表它的收购能力仅限于此,大股东首钢集团的资金支持是可能的一种方式。目前首长四方对环球数码(8271.HK)的收购已经完成,首长四方加上环球数码的总资产已接近8亿港元。

  根据公告,首长四方主要在香港从事物业投资及管理业务,2004年首长四方开始业务转型,出售旗下若干物业,将所得资金投入其他回报更为可观的领域,以期多元化发展。

  目前首长四方已收购环球数码,介入多媒体行业,此次收购中国人寿(海外),则将切入保险业。首长四方公告称,根据首长四方目前的财务状况,首长四方须借贷或发行证券以支付收购款。

  曾如铁表示,首长四方的业务正在转型,我们对进入金融业有兴趣,保险业在大中华地区的渗透率比欧美地区要低很多,我们考虑到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曾如铁坦承,具体的收购细节上,收购双方还有待最后落实。我们充分考虑了此次“蛇吞象”式的收购对于首长四方财务的压力,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上曾经有个别“蛇吞象”式的收购不是很愉快。收购还有待于香港保险监管部门的批准。

  “首长系”规模初具首长四方到底是何方神圣?据本刊记者调查,首长四方是“首长系”的重要棋子,而“首长系”的名称来源于首钢集团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0001.HK)。目前,李嘉诚持有首长四方14.16%的股权,而首钢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首控”)持有首长四方47.45%的股权。

  香港首控是首钢集团于1992年10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经过10年的经营发展,香港首控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首长系企业集团。目前,在香港拥有4家上市公司,直接控股首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和首长四方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首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首长宝佳集团有限公司。

  首钢集团通过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下称“中首公司”)掌控了香港首控,中首公司是1992年 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首公司是隶属首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首钢集团董事长罗冰生与李嘉诚是老朋友,罗冰生每次到香港几乎都要拜会李嘉诚;而首长系每一次大的扩张,李嘉诚几乎都参与其中。资料显示,1992年10月,首钢集团、长江实业和怡东财务联合收购75%东荣钢铁股权,其中首钢集团占51%,长江实业占21%,怡东财务占3%。1993年5月,东荣钢铁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0697.HK)。随后,以首长国际为平台,罗冰生与李嘉诚联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1993年4月,三泰实业归到首长国际旗下,改名为首长科技(0521.HK)。1993年5月,首长国际收购开达投资,后者重整后改名为首长四方(0730.HK)。1993年9月,首长国际收购宝佳集团,后者改名为首长宝佳(0103.HK)。至此,首长系规模初具。

  曾如铁表示,目前谈论收购成功后对首长四方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曾如铁承认,收购完成后,中国人寿海外与李嘉诚家族旗下的盈科保险,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李嘉诚的作用本刊记者调查得知,李嘉诚在首长四方和中国人寿集团之间是一个桥梁式的人物,此次推动首长四方收购中国人寿(海外),李嘉诚也是一个关键人物。

  据中国人寿股份公司(2628.HK,下称“中国人寿”)2004年年报披露,李嘉诚持有中国人寿5.76%的H股,持股量位列H股股东之首。有消息说,中国人寿在2003年12月在香港上市时,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0013.HK)分别购买了价值1亿美元的中国人寿股票,上市一年后,李嘉诚抛售了2.14亿股中国人寿股份,目前李嘉诚仍持有中国人寿3.62%的股票。

  中国人寿集团现掌门人杨超曾任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保集团”)董事长。本刊记者调查,中保集团与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下称“盈科亚洲拓展”)都是盈科保险集团(0065.HK)的主要股东。盈科亚洲拓展是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旗下的新加坡上市公司。在盈科保险,杨超担任执行董事,与李嘉诚家族有过愉快的合作。而中国人寿集团前董事长王宪章也担任盈科保险的非执行董事。可以说中国人寿集团的高层与李氏家族在香港保险业上的合作是深入而愉快的。此次,中国人寿(海外)出售40%股份,首长四方能独受青睐,与李嘉诚的关系密切。

  人寿集团“健身”

  在经过了分拆上市、海外诉讼、高层人事变动之后,近期,中国人寿集团的资产“健身”计划也开始显山露水。

  中国人寿的《招股说明书》披露,2003年9月30日,中国人寿集团与中国人寿签订了一份避免同业竞争及优先交易权协议。中国人寿集团承诺,旗下其他公司不会在中国境内直接或间接经营任何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可能与中国人寿构成竞争的业务,并授予中国人寿优先购买中国人寿集团开发的任何新业务的权利。

  根据中国人寿集团与中国人寿之间的避免同业竞争协议,中国人寿集团不得不“卖子”,出售其在中保康联(中国人寿集团与澳大利亚保险公司CMG合资的一家保险公司)51%的股权,彻底从中保康联中抽身而出。目前,中国人寿集团正在开发新业务,进入新领域,集团确定了三大产业集群,一是以中国人寿为龙头的保险产业,一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产业,一是保险关联产业比如养老金服务。中国人寿集团作为中国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可以享有股东权益。因此,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避免同业竞争的协议,不会影响集团的发展。

  出售中保康联51%的股权,吸引首长四方入股中国人寿(海外)40%股份,如此股权的一出一进,恰能说明中国人寿集团目前的发展战略:内地市场“瘦身”,将保险主业转给中国人寿,而海外市场“健身”,做大做强中国人寿(海外)。

  海外业务上,由于没有相关协议限制,中国人寿集团希望将中国人寿(海外)做大做强。首长四方的主业虽然是物业投资及管理,没有保险业的经验,但首长系的背景是首钢集团,实力雄厚,中国人寿集团对这家大型国企也颇感兴趣。从国内合资保险公司的现状来看,外资大都选择了大型国企进行合资,因为大型国企能够提供巨量的潜在客户。

  在中国人寿集团战略调整的背景下,李嘉诚适时的穿针引线,种种迹象表明“首长系”已“吃定”中国人寿海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人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