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报告述中国保险业弊漏 准备金不足问题突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10:0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6月23日,标准普尔信用评级(下称“标普”)发表了“中国保险业信用前瞻2005-2006”报告。 该报告中认为,中国保险业的增长潜力不能掩饰它面临的风险,准备金不足是突出的
在两年前,标普曾经对中国保险业做过类似的评估。这次报告与前次相比,标普认为中国保险业财务状况和市场风险已有所改善。 三家主要的国有保险公司成功上市,使得这些保险公司在资金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另外,保险业开始普遍注重提升利润率以及改善财务状况。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和投资限制正在放松,外资准入加快,保险的监管法律逐渐完善,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潜力依旧乐观。 在此次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标普已把中国寿险业的行业风险由“很高”调整为“高”,但维持了对非寿险业的行业风险“高”的评级。对中国寿险业及非寿险业中期展望的评价依然为“发展中”。 标普金融服务评级董事黄如白称,对中国寿险及产险业维持“高风险”的看法,反映了中国保险业尽管有所提升,但资本基础薄弱、营运管理欠成熟、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还很突出。 黄还表示,寿险行业在2004年开始出现“刹车”的情景,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例如监管机构努力支持利润较高的产品,利率上调以及公司对利润的重视。 但是,标准普尔仍然预期整个寿险业会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 “我们认为会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速度。”标准普尔金融服务评级高级分析员张硕菁说。 然而,在看到“繁荣”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弊漏。 报告称,上述向好因素因为中国保险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受到制约。这些问题包括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中国保险企业在多个范畴如定价、准备金水平和公司治理等营运管理按国际标准而言尚欠成熟。此外,按潜在的增长速度所需资金考虑,中国大部分保险企业的资本基础依然偏弱。 依据标普报告的观点,目前困扰中国保险业的难题主要有四个:产品定价、准备金充足率、公司治理及资本金。 而准备金充足率问题在非寿险业格外突出,标普对此提出担忧,这一看法自上次2003年评估以来没有改变。 报告中解释道,中国的保险公司通常是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依照固定的百分比决定准备金金额,而不是根据较复杂之精算法去决定。2003年底,行业的技术准备金与保费净收入之间的比例大约是70%。虽然这个比例比2002年底的64%有所提高,但仍低于亚太地区其它国家非寿险行业的比例。如果采取更加严格的保险精算法,行业的利润率可能较现在更低。 报告的后半部分,标普对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人保、中国平安(资讯 行情 论坛)等十家保险公司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评价。标普给了中国人寿“业务表现强,财务状况理想”的评级,对其它的公司分别是:中国平安“业务表现强、财务状况一般”,中再集团“业务表现强、财务状况较低”,华泰“业务表现、财务状况均属理想”,太平洋业务表现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但其财务状况则因集团旗下的寿险公司资本率较弱而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标普对中再集团和泰康人寿的营运表现评价最不乐观。 报告称,泰康人寿的营运表现较国内平均水平为低,尽管其2003年的承保表现和投资回报有一定的改善。在过去几年,该公司采取急速增长的策略,因此,其投资回报虽然理想,但营运表现看来还是受到新增业务和高昂的成本所局限。 而中再集团非强制性业务的经验有限,来自经验较丰富的跨国再保险商将可能对该集团构成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未来几年该集团可能要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承保技巧,以及强化与国内企业的关系,以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