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北京保险市场红火得匪夷所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陈天翔 发自上海 两个原本不相伯仲的保险市场,在经过2005年第一季度后,北京“井喷式”地拉开了与上海之间的距离。 日前,北京保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保险市场共实现保费收入273.4亿元,
也就是说,北京地区在今年头三个月就已经完成了相当于去年整年的业务量! 然而,以往一直和北京保持在同一水平,甚至保费收入还略有超出的上海地区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上海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93.10亿元,同比增长1.54亿元,增幅为1.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29.03%,寿险保费收入为55.47亿元,同比减少8.77%。 由此不难看出,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的保费收入大约是上海的3倍,而寿险收入则达到了上海的4.5倍!困扰北京市场一年多的负增长阴霾被一扫而光,而上海仍在继续为寿险行业如何结束持续负增长而努力。 不过,北京保险市场之所以有这样“匪夷所思”的表现,主要得益于中意人寿3月份入账的200亿元团险保费。从北京的保费收入来源构成来看,截至3月底,团险累计保费就达到了212.9亿元,占寿险保费收入的83.2%,而且中意人寿的这一单个团险的金额占到了整个团险保费的9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庹国柱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在肯定北京市场取得如此大的发展的同时,需要对这一增长态势作出理性的分析。他认为,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非常偶然的,同时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模仿性的。另外,近4.5倍的差距也不能真实反映两地市场真正的差距。按北京市在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为245.8亿元计算,扣去中意人寿那200亿元的团险业务,剩余部分大约为46亿元,比上海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55.47亿元少。 在总结一季度市场表现时,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上海市场依然处于转型期。由于一部分公司主动进行了结构调整,尤其是国有公司在股份制改造上市之后,经营理念更加理性;另外,上海地区寿险业务中,在个人寿险业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的同时,个人业务中的期缴业务收入却依然比较稳定,大幅度下降的都是趸缴业务,该季度新单期缴比例也达到了23.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另外,他也指出,由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手续费过高,保险公司大都无利可图,上海部分公司已经主动退出了银保业务,或者大幅度压缩了该项业务。 和两地在寿险业务领域大相径庭的表现相比,在财产险市场上,反差却翻了个个——上海财产险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共实现30.41亿元的保费收入。其中,车险业务发展依然平稳,共实现保费收入12.76亿元,同比增长20.22%;而非车险各业务都保持了高位增长。而北京市场则显得相对比较疲软,在京财险公司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5%;车险实现保费为11.6亿元,同比下降11%;非车险实现保费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