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影响忠诚 大众和安联今年分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1:1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唐君燕 上海报道 继2003年1。3亿的巨额亏损后,2004年,大众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依然没能改变自己继续亏损的命运。所不同的是,2004年的亏损额缩减至5000多万,其中,1800万的亏损来自其参股的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于是,尽快转让安联大众的股份,成为大众短期内实现盈利的最现实途径,并有望在近期渐露眉目。 未能止亏 大众2003年报显示,面对2003年高达1。3亿的巨亏业绩,公司各股东提出,今后公司严格按市场规律配置管理层,并要求在2004年做到扭亏为盈。 然而,2004年,大众保险不仅没有做到股东要求的扭亏为盈,而且连止亏持平都没能达到。 "主要是受投资、主业和安联大众的影响。"大众保险公司董秘周仁勇如是坦言。2004年大众承担了安联大众的1800万左右亏损。 2003年,曾是大众上市冲刺的关键一年。但就是这一年,一直盈利的大众保险居然出现了惊人的1。3亿亏损。由此,大众保险上市梦断2003(详见本报2004年3月相关报道)。 而周仁勇当时解释的原因是,公司过快扩张、投资不力、车险业务等造成了当年经营业绩出现巨亏。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并非仅仅如此,"大众公司本身就存在很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巨亏之实。"一位知情人士认为。 现在,连续两年的亏损,大众似乎又一次拉远了与上市的距离。 安联大众的包袱 在大众保险的年报中,安联大众似乎成了其亏损的拖累,特别在已达6年的预亏之后,安联大众并无起色的业绩终于让大众无法再忍受。 于是,转让安联大众的股份,成为大众短期内实现盈利的最现实途径。 在经历和上汽、华闻的绯闻后,近日,市场再次流传大众股份转让一事以近尾声的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肯定有结果,大众方面将以每股1。6元的价格向买家受让其在安联大众49%的股份。 不过,周仁勇否认了这一说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目前没有确定买家。"周同时表示,2005年,大众会在公司组织改造、投资和转让安联大众股份三方面"三管齐下"。 周仁勇也坦承,在上汽之后,曾与华闻控股接触过,但最后并未谈成。 华闻控股的全盘棋局中,目前已有了证券、信托、基金和期货,如果能借大众之股份进入寿险市场,可能是华闻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一条捷径。 "安联一向是要掌握控股权的。"据知情人士分析,或许就是因为安联方面对股权的强势要求,最终华闻没能有结果。 1998年,作为中国国内最早的合资寿险公司之一,安联拥有51%的安联大众股权,大众持有49%。这种外方控股的合资寿险公司在当时仅有3家。 "安联大众整个决策权和经营权都在安联方面,但安联大众却一直在亏损。"相关知情人士预测,安联大众可能有更大的亏损。虽然按照国际常规寿险公司有6-8年的预亏期,但是安联大众,在经营6整年后还没有达到亏损高峰的情况是不符合常规的。 年内定论 在经历了七年之痒后,"安联和大众是否还合资,今年肯定要决定的。"上述知情人士认为。 对于大众,尽管离上市目标似乎越来越远,但是从整个市场发展来看,不允许大众再以亏损的业绩继续。作为一家区域性财险公司,大众不会因为2004年的亏损放弃上市之路。但是,大众未来的上市之路必定走得非常不易。 此外,原先一些大众的优势领域都在逐渐消失。比如,车险业务市场,随着专业汽车保险公司的陆续出现,而且,上汽集团还专门发起成立了安邦财险公司,原先大众倚靠的股东优势无疑会减弱。还有,在投资领域短期也还难以看到明朗的复苏迹象。 所有这些,都令大众今后的发展更加步履维艰。 同样,对安联大众来说,大众的股权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2004年初安联大众的资本金从原来的2亿增加到2。5亿,但新增的5000万资本金也仅够开设两个分公司。如果按照安联大众既定的开设15家分公司计划,已经亏损5000万的大众是否还能承受开设余下未开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安联大众眼下更需要的是速度和效率。其实对于安联大众,最佳的快速发展时期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因为当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仅有友邦、中宏等寥寥几家。 终于,2005年初,从筹备就一直在位的冯康君迎来了他的继任者,安联大众新老总孟建安。 安联大众新官上任,是否暗示着安联和大众双方的苦涩婚姻终于要了断了?神秘买家究竟来自何方?这一切,也许会在2005年内有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