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创新 探索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保险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保险教育快速发展与空前繁荣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各大院校纷纷开设保险专业。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发展,保险公司从初期的几家,发
展到现在的六十多家,同时,各家公司为了发展业务,纷纷增设经营机构,从而使得对保险人才的需求进入了一个旺盛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供给、有需求,应当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均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保险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这种供需同步快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看到保险人力资源领域却存在着一种“双难现象”:保险专业的学生工作难觅,保险企业则是人才难求。
我认为,从表面上看,“双难现象”产生背后的原因是保险教育中存在的教学针对性与学习有效性不足,其结果导致了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案例是精算教育。近年来,由于保险经营主体的快速增加和监管部门提高了对经营过程中的精算要求,形成了对精算人才的大量需求,于是引发了我国精算教育的“井喷式”发展,不少有统计或者数学专业的院校也纷纷开办或者正在筹办精算专业。毫无疑问,我国的保险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精算人才,而精算的重要基础是统计和数学。但就精算人才的培养而言,仅仅有统计和数学,或者说仅有建模和统计分析技能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一名优秀的精算师不仅能够使用各种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综合知识、经验和职业素养去分析、解释和判断经营风险和保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了解和理解数据背后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及其规律,解读通过精算技术得出的结论,由此作出正确判断,并运用精算技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因此,精算教育的基础不仅仅是统计和数学,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环境,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我们培养的就不是精算人才,而是精算工具。所以,当我们进一步剖析“双难现象”、剖析供与求的矛盾时,就不难发现我国保险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与高速发展的保险教育事业形成巨大反差,我国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优秀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更为严重的是缺乏对于现代保险教育环境的系统研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因此,保险教育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体制、师资和教材的三大制约。
保险教育出现的“双难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局限在保险教育领域,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一个系统解决方案。我认为,在我国保险教育存在的“双难现象”的诸多原因中,学界与业界之间联系、沟通和互动的严重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联系、沟通和互动的不足,导致了我国保险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学以致用”的关键基础和保障。因此,有必要就建立我国保险业界与学界的联系、沟通和互动机制做一些思考和探索,而建立这种联系、沟通和互动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界与业界关系的再认识。长期以来,在社会各界有一种认识,认为业界与学界的关系就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助学关系,如设立奖学金等。而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学界固然需要业界在经济上的慷慨解囊,特别是在我国保险教育事业发展的初期,但保险教育的发展更需要业界在各种教育资源上的“慷慨解囊”,业界所拥有的各种保险教育资源往往是学界最需要的,并且是学界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也是最稀缺的,如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方便等。所以,业界各种教育资源开放与输出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其对保险教育经济上的资助。
建立和实现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沟通和互动机制,首先要解决好学界与业界的关系问题,应当对这种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认为,学界与业界的关系是一种“离与合”的关系。所谓“离”,是学界与业界应当相互独立,特别是学界应当具有独立的立场。学界应当更多地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业界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够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醒世与警世之声,并保持一种学术的冷静和理性。同时,学界应当更多地关注基础和发展理论的研究,确保我国保险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所以,“离”应以合力为基础,“离”的最终目的是“合”。所谓“合”,则是在保险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界与业界应形成合力。这种“合”应当是一种融合,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而非貌合神离的“合”。学界与业界均应当认识到这种“合”是保险产业和保险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殊途同归。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合”并非一桩易事,需要学界与业界长期、共同的努力。在解决“合”的问题的过程中,业界是关键,尤其是业界高层人士的观念和认识是关键。业界应当认识到积极推动与学界融合的意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人才、技术、基础和发展战略理论等方面的支持,而这些方面均离不开学界。所以,业界今天对学界的关注、支持与投入,将形成行业明天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业界将成为最终受益人。
在解决我国保险教育出现的体制、师资和教材三大制约过程中,应以融合为灵魂,以创新的思路,以探索为手段,充分发挥保险业界与学界的联系、沟通和互动机制的作用。
首先是保险教育体制方面。保险教育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解决环境适应问题。我国保险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水平均发生了根本变化,因而对于保险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在专业设置的“宽与专”问题上,我国保险本科教育在“宽基础”和“大金融”的思想指导下,曾经纷纷撤并为金融专业,全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院校保留了保险专业。如果单纯从教育管理的层面看,这种调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趋势与实际需求看,这种培养模式与提升保险产业水平、实现专业化经营管理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又如在保险教育中,学历教育固然重要,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各种资格认定、专门技能培训等领域呈现出旺盛的需求。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业3~5年的人员对于这种继续教育的需求尤为迫切。保险教育应当高度重视继续教育问题,不仅要重视学历的继续教育,更应当看到各种资格认定和专门技能培训更是一片沃土。在发展保险继续教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对象,准确把握需求,高标准地设置课程、配备师资,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界应当对于保险教育环境,特别是需求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和再认识,作为需求主体,业界在这方面应当最有发言权。业界与学界建立联系、沟通和互动机制,使学界能够及时发现并把握产业和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保险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不断地调整培养思路和方式,实现保险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其次是师资建设方面。发展保险教育,师资是根本、是关键。在我国的保险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保险教育师资的需求急速膨胀,客观上导致了这支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适应。与此同时,大量和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的许多工作,如进修、社会实践、出国深造、课题研究等均难以全面开展。我认为,充分发挥业界与学界互动作用是解决保险教育师资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互动解决方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业界的各种资源,为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服务。实现充分和有效利用的关键是建立交流互动的机制,除了联合办学外,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博士后工作站、金融实验基地、课题合作或委托等方式,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是要培养和建立真正意义的兼职教师队伍。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业界出现了一大批有理论、懂实务、会教学的专家型人才,这些人才是发展我国保险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应当注意发现、挖掘和培养这些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将其逐步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种“兼职/客座教授”名不副实的现象,即一些高校将“兼职/客座教授”作为一种关系纽带使用,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兼职/客座教授”头衔寻租现象。要认识到“兼职/客座教授”制度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当利用好这个资源。此外,近几年在我国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教师纷纷弃教“下海”经商,同时,业界也有不少热心保险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有意投身保险教育事业。国家和高校应当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这些人弃商“上岸”从教,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结构问题。
最后是教材建设方面。在我国的保险教育中,应建立相对统一的主干教材体系,并丰富专业和特色教材。在“八五”期间,由人民银行牵头协调,曾经编写过一套“高等院校金融类教材”。在“十五”期间,教育部又启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这两套教材为发展我国的保险教育事业、提高保险教学质量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开设保险专业的院校的增加,保险教材,特别是主干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教材的雷同现象严重,且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在各院校“一窝蜂”地搞主干教材建设同时,一些业界十分需要的专业教材,如责任保险、医疗保险、汽车保险、工程保险、保险统计、保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教材却如凤毛麟角。我认为,主干教材应统一并提高质量,克服门户观念,避免重复投入。各院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编写特色教材,在教材建设中应做好两个兼顾:国外与国内的兼顾、基础与实务的兼顾。
作者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责任编辑 张艳花)
图片说明:保险教育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体制、师资和教材的三大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