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保险频道_保险视点 > 正文
 

外资不一定好 打破选择保险的三大惯性思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7:45 《钱经》杂志

  消费者常常会面临两种痛苦,一种是别无选择的痛苦,另一种则是不知该如何选择的痛苦。保险市场完全放开后,国内消费者将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保险公司,如此丰富的产品,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太不容易了。而存在于

  我们大脑里面的一些“惯性思维”又不时影响着我们选择的过程……

  惯性思维一:外资保险一定是最好的

  保险市场开放,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外资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入世三年的等待期让消费者充满了期待和欲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不少消费者都持币等待外资保险产品进场。消费者对外资保险的高企是与对中资保险的失望分不开的,过去几年里,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跟不上,一些不诚信行为动摇了部分消费者的信心。基于对其它外资消费品的印象,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外资保险公司会提供更好的保险,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外资保险公司2004年的业务增长速度远超过中资保险公司,特别友邦保险在寿险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保费增幅超过30%多。但是,期待心理很容易引发盲从,出现不理智消费。

  国内保险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需要保险提供风险保障功能,如养老的传统寿险、针对疾病的健康险等。而新开业的外资保险公司表现出很强的取舍性,产品比较单一,以投连、分红等投资型险种为主,目标消费群为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外资保险公司的高姿态还表现在销售人员上,好几家外资保险公司招聘营销员要求有工作经验十几年,年薪过10万,培训后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等。

  可见,外资保险公司眼睛朝上走进了市场,这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打造精品公司的需要。投资型保险因人均保费高,可以迅速实现规模增长,同时,外资保险公司有着投资型保险发展的丰富经验,国内投资型保险起步晚,市场空间大,投资型保险深受青睐也就不为怪了。然而,投资型保险的核心是理财,风险保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多为意外保险。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成为消费者对外资保险期待与现实的写照。外资保险产品的单一,对风险保障的不足,是众多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障碍。可以预计的是,外资保险公司在完成“本土化”——具备一定量的机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后,会发展传统人身险,但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相对来讲,中资保险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尽管产品仍存在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等问题,但产品体系已初具雏形,在传统人身险、健康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发挥了保障作用。对等待选择保险的消费者来说,等待本身意味着风险的困扰和收益的损失,要尽快投保来防范风险。

  选择保险时,不要被外资保险就是最好的想法所迷惑,要分清自己需要的是风险保障还是投资收益。如果风险保障为主,那多要从中资保险公司中挑选传统保障型产品,如果以收益等为主,则要比较各相关产品的收益率、理财指导等因素,这样的保险才会发挥作用 查阅最全面的金融(银行、保险、证券、外汇农信社、城商行、外资银行)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惯性思维二:保险公司一定保险

  国内保险公司起步时为国有性质,曾经有人将保险业务员等同于国家干部,给消费者形成了保险公司有国家保证的印象, 2003年中国人寿上市,财政部和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专用基金”,解决人寿集团“亏损保单”问题,更验证了保险公司不会倒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心,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于是,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对保险公司不设防,毕竟我国还没有保险公司破产的先例。

  当市场主体只有两三家,缺乏竞争时,保险公司无疑是保险的。但随着国内保险市场全面放开,保险主体迅速增加,按照入世承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大,竞争不可避免,而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除竞争外,管理不善也会使保险公司陷入困境,今年就有某保险公司因股东违规使用其保险资金被勒令停业。保监会整着手建立保险保障基金,为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的破产做准备,更反映出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性。

  其实,美国从1989年开始,大量保险公司倒闭,日本互助生命保险公司1997年宣告破产,结束了“日本保险公司不倒的神话”。因此,发展一段时间后,国内保险市场上那些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的保险公司最终破产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此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对保险公司要有风险防范意识。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产品和服务本身,还要对保险公司长远发展做出判断,分析其经营策略,股东组成等,选择那些经营稳健的,能长足发展公司。传统寿险等长期寿险要几十年后才能给付,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做足事前功夫。一旦保险公司资不抵债,破产或者被兼并,消费者无法得到应有保障。

  惯性思维三:价格低肯定就合适

  保险市场放开了,竞争开始了,费率市场化成为趋势。保监会已对寿险费率市场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准备由保险公司自己决定费率,产品价格将由统一走向多元化,保险公司为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会拼命降低价格,引发价格战。而价格因涉及到利益问题,从而成为最能拨动消费者心弦的一根金手指,决定对保险的取舍。

  追逐利益最大化在市场交易中原本无可非议,但因为保险价格是非直观的,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要被保险表面的价格所迷惑,而要看清其背后的条件,还要把价格与其它因素放在一起衡量。例如,现在市场上有公司推出了保底分红险,承诺年平均保证收益2%,高于同业1.75%的平均水平,但是收益是有条件的,客户需要持有保单满6年,否则会损失部分保底收益,此外,还有保险因责任范围不同也会产生价格差异。保险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消费者在比较价格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服务,以健康险为例,保险公司选取哪些定点医院、是否每年提供体检服务、是否有疾病预防、干预措施等,这都不是简单的价格所能代替的。

  消费者还要提防低价格后面还有隐藏的风险,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尽可能多获取业务,不惜降低价格,直接的后果就是赔付率或费用率过高,如果保险公司调整不及时,就会出现经营危机,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要被价格主导。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保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