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频道_保险视点 > 中国保险市场聚焦 > 正文
 

农村金融改革全方位突破 呼唤农业保险体系建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7:02 《财经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 田文会

  各位新年好。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中对我在农村金融及银行业领域报道的支持。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旧岁无论成败得失,皆已如水之东逝。新的征程,新的希望。只要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脚,2005,天空会更蓝,阳光更灿烂。

  展望2005年,对于第二轮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是重复首轮改革的清产核资、增资扩股、挂牌重开业等程序,部分已兑付完专项票据的信用社,应该开始进行企业治理结构建设。与此同时,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如果农业保险这个屏障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都面临潜在的巨大风险

  2004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据有关人士透露,银监会也在制订相应条例,但一直未得到证实。不过,民间、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各种力量,确实在纷纷寻求在农村金融机构方面的突破。

  在这方面的尝试和突破,加速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200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推广到了除海南、西藏外的29个省(区、市)。而农村金融机构放开,农村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都呼唤农业保险体系尽快建立。

  农信社市场化进程

  2004年8月,农信社改革的全面铺开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在中国农村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及中国整体金融改革推进的大环境下,这些变革又在情理之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应“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农信社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必然要建立适应市场化的机制。

  《意见》中对2003年首批8个试点省(市)农信社改革的评价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经起步,经营机制开始转换,内控制度得到加强”。中央政府对农信社改革下达了两个硬指标,一个是资本充足率,一个是不良贷款率。

  可以预见,2005年度,对于第二轮改革试点地区信用社来说,一方面是重复首轮改革试点地区的清产核资、增资扩股、挂牌重开业等程序,对于部分已兑付完专项票据的首轮改革试点信用社来说,就应该开始认真建设治理结构。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信用社发展进程所必不可少的。

  小额信贷寻求突破

  按照联合国计划署的标准,中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小额信贷仅有10亿元,商务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务院扶贫基金会和全国妇联各有一些试点。作为除信用社之外中国第二支主要服务农村的金融力量,小额信贷的生存状态一直有些尴尬。最近,有关方面正在酝酿小额信贷方面的突破。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沈明高博士对《财经时报》表示,小额信贷现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贷款利率非市场化,一个是把小额信贷混同扶贫贷款。小额信贷的非商业运作机制,也影响了其发展。沈明高表示,有关方面正在调查研究并将与权威部门对接,以突破目前局限。

  小额信贷的规模和网点能否有所突破?正在筹建中的小额信贷行业自律组织——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会,或许将成为小额信贷继续发展壮大的后盾。目前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没有波及存款人的风险,因此来自监管和风险防范方面的麻烦要小得多。

  农业保险中央补贴仍需等待

  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村金融也处在这一风险之下。如果农业保险这个屏障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潜在风险都是巨大的。2004年度农业保险领域出现了多个亮点。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开业,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农垦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筹建。令人遗憾的是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仍未落实。财政部农业司农业处处长丁国光告诉《财经时报》,中央财政全国性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仍在研究当中。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